政府行政的“软”与“硬”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09-08-17 06:18   

这周来,备受关注的民生话题是有关碘盐的议论。碘盐吃多了未必好事,早些年就有专家说起。前些天“部分地区甲状腺癌等疾病发病率上升与过量摄入碘盐有关”见诸报端,于是这一问题“风云再起”。

缺碘区和高碘区不能一概而论,这本来是一个常识。就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无碘盐也该出现在货架上,让老百姓有自主选择的余地。但这么多年来,迫切补碘的政策理念,压抑了日常生活的正常需求。结果呢,买无碘盐“必须持医院证明”,吃多了碘盐的人还得偷偷摸摸找“私盐”。所谓矫枉过正,莫过于此。

同样问题,也发生于近日重庆市的一项政策上。该市有关部门发出通知,从2013年起,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还没有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将被视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予以辞退”。这事情经媒体披露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说纷纭。

仔细看相关报道,原来却是为加强基层干部学历水平而采取的措施。从政策初衷来讲,这无疑是一件好事。问题就在于,发文件要求基层在职人员尽快参加报考(并附有具体报考办法),本身就容易惹争议;一刀切地“限期”拿学历,也显得过于强硬。因而,这项政策既让人认为是让干部带薪(带职)享受教育,基层干部又觉得刚性太强,有点“唯文凭论”。这样就难免两头不落好了。

俗话说,领导是一门艺术。通俗地讲,行政决策及其过程如同捏面团,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做出来的面条才有韧劲。现在不太喜欢讲老祖宗的政治哲学,在这方面古人其实有许多高论。例如“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政是以和”,这句话可以说是为政的一大原则。从现代政府理念看,这也是一种科学发展观吧。

再来谈谈昆明的一项最新规定:在今年国庆节前,全市50岁以下的公务员要学会说300句英语、100句越南语、100句缅语和100句老挝语。从政策内容和目的来看,本没什么好说的。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开放城市的公务人员,应该自觉努力地去学习、掌握好这些技能。

可这事情为何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和质疑?我看除了媒体“选择性报道”的缘故,还在于学外语的硬性指标容易引起不解。比如人们难免会困惑:掌握几句外语,难道真的可以成为考核干部是否合格的标准?可见,有时候生硬地采取“数字化”管理方式,未必就有效率。还好,随后当地作出说明,这并不是强制实行考证制度,“只是借此鼓励公务员多学一些知识”。

实际上,无论作出什么决策,以及如何执行政策,都是这样:有时候万不可操之过急,搞一刀切,有时候却又要该出手就出手,雷厉风行。这就比如,对酒后驾驶采取“零容忍”姿态, 这是肯定和必须的,也是依法执法的体现;但要像某地的区长信箱,给市民的网上回复就冰冷的两字“已阅”,这大概只能给人感觉到一种权力的蛮横。

笼统说来,个中道理看似十分浅显。让人纳闷的是,才不过一周左右,就发生了这么多“反着来”的例子。再一想到碘盐的问题经过这么多年反复争论,这才拿出“明年要降低食盐碘含量”的意见,可见真正要做好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魏英杰  编辑:罗祎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