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风物志:鲚鱼小记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7-16 14:55   

7月1日,钱塘江禁渔结束,听说会吃江鲜的老饕都去了钱塘江三江口,还有人开着货车去抢鱼…真的好过分呢!

相关阅读:

20.5公斤“鱼王”诞生 钱塘江江鲜时隔4个月回归 今年的鱼价和往年基本持平

↑2024年7月1日,钱塘江禁渔结束(都市快报)

杭州著名作家李杭育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写过一系列以富春江为背景的小说,其中的名篇是《最后一个鱼佬儿》,里面写到鱼佬儿福奎用滚钩钩了一条濒临灭绝的鲥鱼,结果招来了小人得志的表外甥“大贵”,心生厌憎的他一气之下将盘中的鲥鱼丢给了那只闻腥而来的黑猫。作为江鲜顶流的鲥鱼,龌蹉小人自然是不配吃的,但在小说之外,因为早年富春江上游修了水电站的缘故,到了八十年代末,鲥鱼就彻底从钱塘江流域消失了,只留下令人心生遗憾的传说。

所幸杭州人还能吃到另一种江鲜中的极品,同样不用去鳞蒸食,与长江刀鲚有得一拼的钱江凤鲚。

凤鲚外形俊美,一只白釉长鱼盘中,盛着几条白晶晶的凤鲚,细看其身形修长侧薄,鱼颌旁斜出一撇飘逸的长鳍,细嫩的鱼背肉上点点细鳞闪着银光。划开鼓凸的鱼腹,露出如玛瑙般晶莹、食之鲜中带甜的狭长籽块,而在它们的周围,是一层表面浮着鳞脂的极下饭的汤汁。

江边鱼市,鲚鱼都会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夜班工人丙 摄

产于钱塘江的凤鲚,与濒临灭绝的长江刀鱼同科同属。上海人叫它江鲚、子鲚、拷子鱼,余姚、上虞人叫它鲚(音齐)鱼,海宁人叫它鲚皮,杭州七堡一带人叫它鲚(音即)鱼,西湖区双浦人叫它毛(猫)鲚鱼,富阳桐洲岛人叫它毛条鱼。

每年杭州湾春潮泛滥的时节,就是性腺成熟的钱江鲚鱼的洄游期。当鲚鱼上溯至浅滩遍布、鱼群集聚、位于咸淡水交界处的杭州之江段,肉质会变得更加细嫩鲜洁。鲚鱼带籽时其味最美,鱼肉油润鲜香、透鲜透鲜,鱼籽色如红玉,和春鲫鱼的籽比,更多了一层香甜。

所谓不时不食,说的是菜蔬,也是青春靓丽光鲜逼人的鱼。过去在没有禁渔之前,袁浦渔民早在清明前后就开始捕捉上水(向上游溯游,反之为落水鱼)鲚鱼了。第一批鲚鱼抵达,在油菜花绽放的清明时节,此时鲚鱼的细骨还是软的,从鱼刺的柔软可以想见,那时的鲚鱼肉质是多么细嫩鲜美。

富阳陈家弄口的富春江鱼市,买鱼要去得早 夜班工人丙 摄

五六月份,随着气温转暖,集群上溯产卵的鲚鱼增多,捕获量渐渐增加,至七八月,在萧山闻堰与西湖双浦沿江一带的三江口形成大渔汛。因为鲚鱼是中上层鱼,老底子每到鲚鱼的大渔汛期,三江口附近的江面上,用打网捕鱼的渔家小船总是黑压压一大片。捕鲚鱼除了打网,还有纤网,记得1982年,袁浦东江嘴的纤网队在闻堰码头附近的浅滩上,用丝网一网捕起了近万斤鲚鱼,引得附近菜场里买菜卖菜的人全来围观。再以后打网、纤网逐渐被更适合在潮流中使用的流刺网取代,但由于滥捕及生态破坏等原因,在钱塘江实施禁鱼的2018年之前,鲚鱼的捕获量已大幅减少。

长足了的鲚鱼,顶大的有半斤,约一尺多长,近年捕获极少。二两到三两半的鲚鱼,较为常见,小一点的鲚鱼,一斤十几条、二十几条不等。渔民捕获鲚鱼后,是按鱼的大小分档次来卖的。往年在袁浦渡的菜市,大的鲚鱼最贵卖到千儿八百,最小的一斤不过十几二十块。小时候,我曾吃过两条大鲚鱼,印象是极“”(细腻)。

吃鲚鱼,要吃“上水”鲚鱼,你吃的是在碧波下萌动的春,是鱼的锦瑟年华,所谓时令的鲜。在这方面,老江干人较之江上游段的人更有发言权,因为那里的渔民容易捕得杭州的头道鲚鱼。印象蛮深的是有次在报纸上看到一位九堡老吃客对清蒸籽鲚的评价:“带籽鲚鱼鲜煞人”。

新沙岛隔壁的小沙村鱼市,买鱼一样要去得早 夜班工人丙 摄

到了七月,鲚鱼产卵期差不多已进入尾声,清蒸食之鱼味尚可,只是鱼籽已经失去了那种极致的美味,变得有些微苦。八月鲚鱼开始大量上市,价格十分亲民,给人一种捡了便宜的感觉,但其时鱼肉已瘦,毛刺硬得扎喉咙,只有用油炸才是最佳吃法。

记忆中,四十多年前的盛夏时节,在吾乡袁浦,鲚鱼是常有得吃的,特别是那种几乎与鲳条儿同价的小鲚鱼。因为当时纤网队捕到的鱼很多,但在热天又没有保存的条件,时间长了容易腐烂,所以小一些的鱼贱卖是一种常态。又因为都是乡里乡亲,半卖半送的情况也多见。 

买来的小鲚鱼,从嘴口处往下用力一撕,就把鱼鳃连肚肠一起清掉了,然后去河埠头用筅帚将篮底的小鲚鱼刷净,再罩上防苍蝇的棉布,在莽太阳下晒一两个时辰,到了饭点,用当年新榨的菜籽油炸得金黄蓬松,再撒上几粒盐花儿,就是一道令人垂涎的美味。

西溪路金鱼私房菜的腌籽鲚鱼干 夜班工人丙 摄

鲚鱼除了清蒸、油炸,还可以做腌鱼干吃。这是大围垦之前以晒盐为生的部分萧山人保留下来的一味特色。做鲚鱼腌鱼干,以带籽的小鲚鱼为佳。去年我在群英村采风,好客的村里人送过我一袋。又咸又鲜又香的清蒸咸鲚鱼干,令人食欲大开。而腌鱼籽的风味更是独特,嚼在齿间,就想到要来一点上好的陈年白酒。

最近最远的故乡,皆是味蕾。和朋友谈起儿时吃到的江鲜,就会口舌生津回到从前的夏日傍晚。那时,夕阳刚刚从西边落下,每户人家泼过凉水的门前道地上,摆出了一张张老旧的八仙桌,泛着泡沫的啤酒和冒泡的汽水已经打开,闻到荤腥的花猫在桌脚转来转去。在桌前坐齐的一家人,喝酒的喝酒,喝汽水的喝汽水,吃饭的吃饭,一大盘炸松了的小鲚鱼被筷子夹得渐渐少下去。酒香菜香饭香溢出一张八仙桌,飘向宝石蓝的天空,袅袅上升的香气在人们头顶上凝成一粒粒亮闪闪的星星……

这是今天的我们已经久违了的那种向往而不得的踏实、安宁和幸福。

去买鱼,要赶早。去吃鱼,亦得赶早。推荐一家三江口的宝藏小店——钱塘小厨,他们家秉持不时不食的理念,每一季都用当地食材,做一席传统与创新融合的美食,刚刚推出了今年的夏日菜单。

↑三江口之双浦镇全景  夜班工人丙 摄

↑三江口之白鸟渡 夜班工人丙 摄

顺便说一句,三江口夏日风光也极好,吃江鲜赏风景会老友,也是苦夏中难得的一桩惬意事体。

作者:许志华,杭州作家协会会员,杭州现代实验小学体育老师,学校体育教研组长。

▼延伸阅读▼

钱塘江开渔!江鲜回来了 这份杭州鱼市不完全名单请收好

许志华:都市秘境五丰岛

三墩,时光里的荡漾(下)

(原标题:三江风物志:鲚鱼小记)
来源:  作者:小叔房人(许志华)  编辑:郭卫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