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超山上有海云洞,自古以来就是超山一大胜景,此洞在《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九中就有记载:“海云洞,在仁和县永和乡超山上,有干湿二洞、黑龙王祠。”
海云洞旁多摩崖,“海云洞摩崖题记”今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诸多摩崖中,以“海云洞”三大字最为著名,盛传为北宋名臣“铁面御史”赵抃所书,嘉靖《仁和县志》卷二·超山下就有此说:“有石鱼、石笋及有水陆二龙洞,因以为镇,建黑龙王祠。宋赵清献公刺杭时,旱往祷雨辄应,遂题其石崖曰‘海云洞’,盖清献墨迹石刻如新,记以诗曰:‘缥缈齐云阁,遥闻模石池。物华春色满,人事乐无涯。罗绮一山遍,旌旗十里随。花棚夹归道,飞驿看星驰。’”
然而,“海云洞”三大字真的是赵抃写的吗?
图片海云洞,摄于2020.6.26
乾隆四十九年《杭州府志》卷十七·海云洞下引《郭北三山志》最早提出了质疑:“祷雨超山者,据《咸淳志》祠庙卷,乃赵忠献公,非清献也。忠献,名希言,宋嘉定八年知仁和县,常督役临平,筑堤亲自捧土投石,详见《宋史》宗室传中。明成化时,丁方伯养浩讹传为清献,且托为清献题洞之诗,嗣后各志遂皆承袭其言。”民国《杭州府志》卷二十四·海云洞下纠正道:“按《宋史》,希言谥‘忠宪’,不作‘献’。”
咸淳临安志卷七十三
民国《杭县志稿》卷二十二最早关注到三大字是有落款的:“案:‘海云洞’三字下,疑有二十八字‘中大夫试尚书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枢密都承旨赵书’,‘赵’字下空一格,不题名。《宋史》:赵清献擢参知政事,乞去位,拜资政殿学士,知杭州,改青州,以大学士知成都,乞归,知越州,复徙杭州,以太子少保致仕。与此异,疑非清献也。”
2000年版的《余杭文物志》进一步补充了该刻落款:“左边一行直书‘中大夫试尚书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枢密都承旨赵□□书’。右边直书‘□议郎知临安府仁和县主官劝农□事赐□思□赵立’。”
2013年出版的《杭州摩崖石刻》亦录该刻落款,与《余杭文物志》略有差异:“上款‘□议郎知临安府仁和县主官劝家□事赐□思□赵立’,下款‘中大夫试尚书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枢密都承旨赵清献书’。”
2015年出版的《超山志》第九章·人物·传记·赵希言下的注释中辨伪曰:“超山‘海云洞’题刻下款识即为赵希言,旧说是赵抃,误。”
笔者曾多次踏访过海云洞,仔细辨别了“海云洞”三大字的落款,特别模糊,颇费周折,所识右侧小字落款为“中大夫试尚书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枢密都承旨赵 书”,左侧小字落款为“奉议郎知临安府仁和县主官劝农公事赐绯鱼袋赵 立”,两个“赵”后均空一格,只署姓未留名。相对前人记载,终于认全了所有落款字迹,对比可知,《余杭文物志》和《杭州摩崖石刻》均将“鱼”误作“思”;《杭州摩崖石刻》又将“农”误作“家”;《杭州摩崖石刻》还无中生有出“清献”二字,“清献”乃谥号,非字号,死后才有,不可能出现在赵抃自书落款中。
图片落款局部“赵 书”,摄于2020.6.26
图片落款局部“赵 立”,摄于2020.6.26
只要仔细研究这个落款,就能让真正的题写者现出原形。
首先,从“知临安府仁和县”这几字判断,这是一方南宋时期的石刻,而不是北宋的,因为“临安府”这个称谓是在宋室南迁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把杭州升为“临安府”后才有的,而赵抃乃北宋官员,这就对应不上了。
其次,对照《宋史》卷三百十六中的“赵抃传”,他的宦途和“中大夫、试尚书兵部侍郎、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枢密都承旨”这些职衔一点都沾不上边,这个疑点民国《杭县志稿》早已指出。
多年前,笔者曾撰写过一篇文章《杭州余杭超山“海云洞”石刻考》,发布在今日头条上,当时文中的观点认为“赵以夫的可能性非常大”,依据是赵以夫可以部分对应上述职衔。然而,现在这个判断可以被彻底推翻了,因为笔者最近找到了新的证据。
遍搜古籍,南宋时完全吻合“中大夫、试尚书兵部侍郎、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枢密都承旨”这个职衔且姓“赵”的,有且只有一人,即赵汝述,字明可,宋宗室,赵善待之子,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仕至刑部尚书,后世多以其为依附史弥远的奸臣。袁燮为赵善待所撰的《朝请大夫赠宣奉大夫赵公墓志铭》(《絜斋集》卷十七)中有“子五人:汝述,中大夫试尚书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枢密都承旨……”的描述,再考赵汝述于嘉定八年(1215)除枢密都承旨(《宋史》卷二百四十七),赵希言于嘉定八年(1215)知仁和县,这和《咸淳临安志》卷七十三·黑龙王庙下载嘉定间赵希言祷雨超山,在时间上是完全相符的。综上推断,书石者为赵汝述,立石者为赵希言,这就是笔者的最终结论。
“海云洞”三大字的真实书写者,终于真相大白,赵抃所书之说可以休矣,从“铁面御史”所书到“奸臣”所书,落差不可谓不大,但真相总是赤裸裸的。此外,赵抃的那首诗,实际也不是写超山海云洞的,民国《杭县志稿》卷四·海云洞下指出“按:海云山在成都,阅道诗乃其知蜀时游山而作”,还有《超山志》第九章·人物·传记·赵抃下也明确指出:“赵在四川当官时游海云山作《游海云山》,后人牵强附会,将《游海云山》改名《游海云洞》,并携刻在超山海云洞石壁上。此番做作也提升了超山知名度。”
拒绝做作,回归真相,有时并不难,只需正视石上字迹,即可拨云见日,落款字小,诉史事大。
作者:清兄(姜建清),曾为山痴,今为石痴,在荒寂斑驳的石刻中寻找故事,在尘封弥久的故事中品味古今。
参考文献
1. 潜说友 修,《咸淳临安志》,同治六年(1876)刻本。
2. 沈朝宣 纂,嘉靖《仁和县志》,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
3. 郑沄 修,乾隆四十九年《杭州府志》,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
4. 龚嘉儁、吴世荣、陈文騄、陈璚 修,民国《杭州府志》,民国十一年(1922)刻本。
5. 姚寿慈 总纂,民国《杭县志稿》,余杭县县志办公室,1985年。
6. 余杭文物志编纂委员会 编,《余杭文物志》,中华书局,2000年。
7. 杭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杭州市园林文物局 编,《杭州摩崖石刻》,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8. 王庆 主编,《超山志》,中华书局,2015年。
9. 脱脱、阿鲁图 纂修,《宋史》,光绪元年(1875)浙江书局刻本。
10.清兄 撰,《杭州余杭超山“海云洞”石刻考》,今日头条号“石痴清兄”,2020年6月26日。
11.袁燮 撰,《絜斋集》,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影印本。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