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溪春水明如镜,岁岁水嬉今岁盛。花果欣逢比户丰,村农早鼓先期兴。
先期童稚习歌讴,土谷祠边众聚谋。拜杀荆刘看曲本,旗盔杂把制行头。
画船彩帜风中扬,两两相继成巨舰。百宝庄严贯月槎,万花绚烂移春槛。
一时萧鼓闹如雷,齐向长桥河下来。后舞前歌花世界,东船西舫蜃楼台。
楼里歌舞来相续,小与酬劳殊太薄。片片蜂糖小甄糕,条条风蜡双行烛。
烛龙入夜更蜿蜒,灯火高高下下悬。竟可地名星宿海,错疑身到焰摩天。
清明时节沿成例,点缀升平殊有意。巧借隋宫水饰图,别翻唐代梨园戏。
我偶轻舟到此维,翁孙四代共扶持。水嬉亭畔聊随兴,不是风流杜牧之。
这是晚清大学者俞樾创作的《塘栖水嬉曲》。俞樾与塘栖的亲密关系,正如他在《唐栖志》序中称,“余与有桑梓之谊”“余苏杭往返经由其地,往往越宿而去”。《曲园日记》详细记载了清光绪十八年(1892)二月俞樾带领家人至德清扫墓,路过塘栖,二儿媳姚氏登舟访亲的事。俞樾的次子俞祖仁所娶之妻室,正是塘栖致和堂姚家。姚氏,清咸丰元年(1851)举人姚六吉次女,贤明有见识,生子、探花郎俞陛云,得孙俞平伯。俞平伯在散文中回忆说,“我于垂髫之日,就听他(沈彦君)和我父母谈讲搬到塘栖镇上如何的好法,什么临河觅屋又没有蚊子,大门口泊着渔船,自己挑拣新鲜的鱼虾,果园到处都是,只管采着吃,我们听得津津垂涎,恨不得马上就搬去”,又说“我的祖母她是塘栖人”,“有一种塘栖蜜橘,这种橘子我小时候常常吃”。待俞平伯1955年南下视察,经过塘栖,特意作了一首《塘栖舟中感旧》:
“浮家一舸苏杭道,纨绮年光笑耍多。
重过长桥风景似,独将华发愧春波。”
塘栖,旧名唐栖,别名栖水、栖溪,地处杭嘉湖平原南部,为临平、桐乡、德清三县市交界处的一座江南水乡名镇。清光绪《唐栖志》用九个字概括了其名的由来:“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因历史上开凿大运河,大筑塘岸,众多百姓集居于此,故得名塘栖。明清时期塘栖尤为富庶,镇跨在一条水的两岸,水南属杭州,水北属德清,镇内多河、多桥、多埠、多弄,著名古迹有广济桥、乾隆御碑、郭璞古井、太史第弄、水南庙、水北堂等。这是塘栖的优势,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座小镇很早就开始拥抱世界,尤其在莫干山闻名于世之前。
举凡一个镇、一个区、一个市,能将诸多名桥、名碑、名山、名宅、名果长久地集于一身,名声自然外溢,名气必然相随。广济桥之于临平,犹如拱宸桥之于拱宸,是杭州的经典地标,某种意义上说,到杭州看大运河南端,不看这两座桥实在是算没有到过。广济桥,俗名长桥,是大运河上跨度最长、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也是大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明代德清新市(今德清城市副中心)人陈霆为重修广济桥撰碑文云,“逝川沄沄,长虹压津”。大运河自东向西穿塘栖而过,使塘栖成为苏、沪、嘉、湖的水路要津,杭州的水上门户。
乾隆御碑,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正月初二,碑额镌有双龙抢珠图案,昔水北街分属德清、杭州管辖,以乾隆御碑为界,碑东为原杭县,碑西为德清县,加之此碑一度被住户砌入围墙,只露出顶端一截,未能见其貌,天长日久,居人一直将此碑认作两县的分界碑。塘栖确有御碑码头,德清民间故事里有乾隆帝下江南时曾驻跸故事,乾元因之建了御码头,乾龙灯会亦与之有关联。
塘栖镇内昔有大小丝行三四十家,全盛时期且均有固定销售区域。塘栖的上端流淌着莫干山余韵。镇上富商范谦甫经上海英国洋庄代理王先生介绍,其恒久丝行注册的“鹤童”“莫干山牌”干经丝、白厂丝售予洋行,成为塘栖历史上与外商做生意第一人。水北堂,由莫干山别墅业主金乐德夫妇创办。金乐德的长子乔治(中文名金守拙)就出生于莫干山,在塘栖长大,能说一口地道的塘栖话,还专门写过一篇研究塘栖话的论文《塘栖话里的浊喉音》。金乐德的次子弗莱德参加过莫干山夏季童子军,发现了山中野生猕猴桃。莫干山避暑西人自苏、沪赴莫干山,必乘大船至塘栖(也有直达路线,可不经塘栖,避暑西人却乐意绕着塘栖缱绻不已),易桨舟,过德清,抵三桥埠。缘此,莫干山避暑区内亦有塘栖路。
塘栖枇杷、塘栖蜜饯、塘栖米塑,皆有名,产品不仅畅销,品牌价值更为周边市镇借鉴。天下枇杷出塘栖,德清雷甸镇杨墩、东村、中初鸣、下高桥等地紧靠塘栖,也是枇杷的集中产地,其中以杨墩枇杷最出名,有“塘栖杨墩产雷甸”之说。蜜饯,塘栖人称作糖色,塘栖蜜饯以梅子主打,着实让人想起超山遥对莫干山以及德清新市镇产的莫干山牌蜜饯。至于米塑,通俗地说,就是用米粉做成的糕点,种类繁多。塘栖一带风俗,蚕妇在拜蚕神时,要做一些龙蚕、丝束、元宝等物来供奉,有爬在桑叶上的大龙蚕,一捆捆的丝束以及茧子和元宝等,很像德清新市镇的蚕花圆子。而塘栖茶糕与新市茶糕,塘栖梅花糕与新市梅花糕、乾元梅花糕讲求的也是和而不同吧。
江南古镇里,数次去过周庄、乌镇、西塘,但不过是走马观花,感受游人涌动,终不似去南浔、新市、塘栖,也许是更为熟悉,风景旧曾谙,不消和自己说值得一去,却乐得向朋友一再邀约。
作者:朱炜(笔名清书)业余撰稿人,出版有《君自故乡来》《给孩子的风土诗》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