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守护大运河,法治助力千年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10-20 12:06   

杭州网 方健飞摄

2014年大运河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它一起入选的还有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一样,互联互通是大运河的特点之一。大运河从南到北,绵延千里,为我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运河沿线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申报世界遗产的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与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

那么,如何以法治力量更好地保护大运河,让奔腾2500多年的大运河,在新时代焕发新的风采呢?

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的西兴古镇,老屋临河,古桥横跨,尽显江南风韵,而与今天的宁静闲适不同,曾经的西兴古镇热闹喧嚣,作为连接浙东运河与钱塘江的交通要道,是南北客商东西货物中转的必经之地。

据王根生老人回忆,繁盛时期的西兴遍布着70多家过塘行,每一家的经营范围各有不同。2017年开始,老人凭着儿时记忆,画下了西兴古镇图,地图上清楚地标注了老街上的每一户人家和店铺。

郎旭峰:还有像西兴老街,包括沿线还有衙前镇等等,这些都是构成了整个运河沿线历史风貌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运河沿线,因为它一直是一个活的文化遗产,它一直在经历着改造,一直在经历着变化,一直在利用,所以说它沿线留下来的很多老百姓的,就是我们说的生活状态的这些东西,这些街区,它也一直有,沿线有一串,它会留下来,那么这个才是最宝贵的。

陈江:大运河实际上不仅仅是世界文化遗产,一个遗产管理部门,其他部门共同在行使这方面的职责,而且大运河当时是流经了这个七个城区,现在是六个城区,那么各个城区之间,它实际上也存在了互相的协调关系,所以说整个的在立法之前,整个大运河实际上管理上面,难度是非常大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由于各自的职责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矛盾,一些需要处理的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立法来进行解决。

卓军:法规的起草过程中间,我们给每个部门界定了它的工作职责分工,比如说我们有文物的、生态环保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城管部门、交通部门等等,那么像牵扯了很多部门,每个部门的职责肯定有些重复交叉的地方,有些还没到位的地方,那么我们要通过立法把它理清楚。

王沈玉:我们杭州的条例里面明确把遗产影响评估的工作,放到了具体项目管控的措施上,而且是直接写进去的,这个写进去以后,相应地就把我到底沿线的建设项目,我的高度、我的风貌、我的色彩、我周边的功能怎么来促进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综合地都可以通过遗产影响评估来保证它对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是没有影响的。

这是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用数字技术绘制的过塘行码头的全景图,如果说老人的手绘图留存的是旧时的回忆,那么这张全景图,就完整地记录了当下西兴古镇的风貌。

房友强:那么我们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把它的全要素、全方位的信息记录下来,那我觉得对今后,对未来来说,我们今天所做工作其实就是一份历史的档案,历史的信息档案,对今后如果是需要对它了解也好或者是在站在今后的立场上认为需要复原,需要展示,它都是可以利用的一份历史档案。

保护大运河需要形成合力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保护,这也要发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力量进行监督。

马晓音: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履职,第一是能够切实地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对运河保护当中具体的案件,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在我们的履职过程当中,推动更多的力量,更多的人来关注运河的保护,参与运河的保护。一个方面是对于从空间的维度上去保护,包括生态资源,水环境,另外一方面就是时间的保护,从时间维度上对于历史的文物遗迹古迹的保护。那么希望它能够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历史文脉,一张流动的名片,让未来和过去能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关阅读▼

数字化保护,让运河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

古老大运河新时代展现新画卷

来源:央视新闻  作者:法治在线  编辑:郭卫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