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船工陈寿泉讲述小河的“幸福密码”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8-18 11:25   

“我在运河长大,对运河的感受特别深。”

家住杭州小河社区和新南苑的陈寿泉今年76岁,是杭州内河航运公司退休职工。如今他最大爱好除了读书看报外,就是乘坐水上巴士,从“和睦站”上船,在运河上仔细游览一番。看着运河上来往的船只,仿佛回头一眼,还能影影绰绰望进70多年前——

从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到幸福的四口之家,再到满头银发的老人。陈寿泉在运河上当了一辈子船工,数得出运河上每一座桥梁的名字。陈家的故事也是运河的发展史,像陈寿泉一样的运河人,更是杭城逐步迈向共同富裕最有力的见证者。

PART.01

六十年的运河时光

“小时候太苦太苦了,跟现在的生活比,就是一个天一个地,经常在外面露宿,今天在临平,明天就到嘉兴了。”

陈寿泉儿时生活的木船

陈家三代人都是船工,从陈寿泉祖父那一辈起就与京杭大运河相依相伴。一家8口人,一年365天以船为家,生活全靠一条载重20吨的老式航驳船帮人运输货物,陈寿泉兄弟姐妹6人,就睡在不到5平方米的“船洞”里,跟水面仅仅隔着一块木板。到了6、7岁,陈寿泉已是父母行船时的好帮手,撑篙、摇撸、拉纤,样样精通。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成立拱埠合作社,1960年改制为内河航运公司,将运河船工收编,船工们才找到了组织和依靠,向朝不保夕的生活告别。据陈寿泉介绍,当时入编了5个船队,他们是第三船队,行船流域分布在塘栖、湖墅北路、宝庆桥等五个地方。船队的船只不断升级,从木质船、水泥船,再到铁船,承运数量由十几吨变为一百多吨,安全系数越来越高。

18岁那年,陈寿泉继承衣钵,成为一名轮船驾驶员,之后又在运河上,邂逅了他的爱情。妻子小他3岁,同样是船工家庭出身。“结婚的时候没有房子,在空出的4个船舱摆了4张八仙桌,贴两个红喜字,请亲戚吃一顿,这门亲就算成了。”直到2006年退休后,在运河上漂泊一生的陈寿泉一家人才算正式上了岸。

一家四口合影

谈起那时候运河的风貌,陈寿泉拿出一张全家福呢喃道:“这张照片是79年拍的,背景是运河边的大王庙造船厂,我一直留着,你看那时候的运河水还是很清的,有种原生态的美。”

但上个世纪80年代后,随着工业发展,运河水开始变得“五颜六色”,一到夏天更是臭气熏天,鱼虾早已不见踪影,两岸环境也十分脏乱。直到90年代后,随着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全省开展“五水共治”以来,运河水系与两岸环境才又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水质好了,白鹭、鱼虾也回来了。现在的运河水我看看,已经追上了老底子的水平!” 陈寿泉欣慰地笑了。

PART.02

勤劳致富,河边安家

上个世纪60年代,杭州运河沿岸船民普遍住的是木板、油毛毡、小瓦片搭建起来的简易棚户房,冬冷夏热穿风透雨,没有公共厕所,更没有自来水。

从小漂泊运河上的陈寿泉一直有个愿望——有个属于自己的房子。

“我爷爷交代过,做人要踏踏实实的,不求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求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为了早日实现愿望,陈寿泉工作上极尽积极,行船受天气影响大,但越是恶劣的天气,他越守在船上,确保货物不受损失。思想上,陈寿泉也主动要求进步,于1970年正式入党。

陈寿泉与老伴合影

拼搏的岁月里,陈寿泉搬了好几次“家”,先是租在德胜坝附近一间9平方米的棚户房,再到32平方米的回迁房。两个孩子出生后,赶上单位“房改房”,考虑到陈寿泉在单位的优异表现,一家四口的住房空间也确实急需扩大,单位优先把名额给他,他得以添少量的钱,在朝晖五区一带购置了新房。

拿到房本那天,陈寿泉激动地说:“努力工作就有回报,我终于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了!”

2011年,经朋友介绍,他又举家搬迁到了有电梯的和新南苑。“小河一带我跑了一辈子,每一处都很熟悉,最后定居在这里,每天走路5分钟到运河边,对我来说是最适合的家了。”

但在陈寿泉的记忆里,刚搬来小河时,仅“一墙之隔”的和睦坊、广兴新村一带还有大片的荒地,道路也是略显坑洼,停车难、杂物随意堆放等等更是老问题。

社区改造前空间狭小、拥挤

经过近年来小河社区的大力整治,社区环境问题虽然极大改善,但绿化不足、道路排水不畅、外围的车辆乱停,依旧困扰着广大居民。

2019年,社区集中力量,展开了老旧小区专项提升改造工程。

PART.03

幸福晚年,简单真实

社区改造后新增的口袋公园

旧改之后,小河社区居住环境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道路拓宽了,围墙可视了,消防整改了, “以前树木都很少,现在连各种颜色的花都有了,红的黄的白的,花期也很长,开起来真漂亮。” 陈寿泉幸福地笑,“现在我跟老伴,有什么事情就找社区,社区大事小事都短信通知、上门宣传,还经常上门来慰问,我们心里也蛮温暖的。”

之前就有居民反映,小区有电动车乘电梯上楼的现象,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跟进。据社区介绍,目前6幢就已在试运行“梯阻”,只要电瓶车一进去,电梯就会暂停,“后续经业委会同意后,还将陆续在整个社区推广。”

小河社区老年人比较多,60岁以上的居民约占社区人口的24%,为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阳光老人家于2018年10月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总占地面积2100余方,定期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教授太极拳、旗袍走秀、葫芦丝演奏等等课程。课程安排每周18次,受惠近1000人次,元宵节包汤圆猜灯谜、端午节包粽子做香囊等等节日主题活动,在这里更是数不胜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河社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长寿宴到今年已是第20个年头了。每年重阳,老人们都看着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吃着热气腾腾的长寿面,体会到简单又真实的幸福。

恰逢建党一百周年,今年七一前夕,小河社区还举办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为陈寿泉等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们颁发纪念章。陈寿泉感慨道:“我是1970年7月1日入党,今年刚好51年。见证了伟大祖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我感到很幸运。”

感受国家和社会的巨大发展后,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运河人”那段艰苦的岁月、珍惜当下生活,陈寿泉更无偿献出了他一生收集的各类河道史料,这些珍贵史料在和新南苑小区的阳光老人家,被布置成一个展厅,供人免费参观。

现在,茶余饭后,陈寿泉会拉着老伴到运河边走一走,看着运河两岸来来往往的人群,回忆起当年的青葱岁月,他由衷地感叹:“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

城市的沧桑巨变,正是由无数个像陈寿泉一样的劳动人民胼手胝足创造、勤勤恳恳付出换来的,大家朝向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迈出脚步,把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让古老的运河迸发出奋斗的神采。

▼延伸阅读▼

彭师傅的修理小屋,他将每天过成“雷锋日”

从反对“旧改”到主动参与,他还认养了一个公园

来源:大美小河(ID:xhjddj)  作者: 飞鸟与禾x荆十七  编辑:郭卫
返回
PART.03幸福晚年,简单真实社区改造后新增的口袋公园旧改之后,小河社区居住环境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道路拓宽了,围墙可视了,消防整改了,“以前树木都很少,现在连各种颜色的花都有了,红的黄的白的,花期也很长,开起来真漂亮。”家住杭州小河社区和新南苑的陈寿泉今年76岁,是杭州内河航运公司退休职工。社区改造前空间狭小、拥挤经过近年来小河社区的大力整治,社区环境问题虽然极大改善,但绿化不足、道路排水不畅、外围的车辆乱停,依旧困扰着广大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