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溪湿地历史文化的首位探索者:林正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1-23 10:51   

二期工程 编撰丛书

2007年西溪二期工程启动,林正秋作为文化专家组组长,较突出的成果是参与编写一套丛书与评审了《西溪名人调研考证报告》。他提出,在西溪湿地上,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名人比较丰富,大约有一、二百人,建议将这些人挖掘出来,既丰富了西溪文化内涵,又扩大了西溪旅游的感召力。那份报告书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完成,正文共分八章,1、帝王将相与西溪;2、西溪本地名贤;3、古代西溪名人;4、近代名人与西溪;5、名僧高道与西溪;6、名人风水墓地;7、古代名人与西溪;8、西溪文化名人资源的应用与建议。

根据报告中的“西溪文化名人资源的应用与建议”,编撰了一套《西溪系列丛书》。此套丛书分别为《西溪历史文化探索》、《西溪的动物》、《西溪的植物》、《西溪沿山十八坞》、《西溪历史诗文选》、《西溪胜迹与历史遗迹》、《西溪寻踪》、《西溪传说》、《西溪书法联集》九本书,其中《西溪历史文化探索》由林正秋主编。

二00七年九月,这套丛书由杭州出版社出版发行。

三期工程 突出文化

整体西溪湿地公园开发建设,分为一、二期与三期工程。 “一、二期”指的是在西湖区范围内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三期”地域则在余杭区五常镇境内,是西溪湿地的“收官之作”。

西溪湿地三期工程建设在2008年至2009年开始进行,工程指挥部仍聘请林正秋教授担任文化专家组组长,负责西溪湿地三期所有与文化相关的规划,设计,建设。

林正秋认为,五常西溪湿地的文化建设不宜照搬照抄西湖区西溪湿地的建设,要深入挖掘内涵,充分体现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按此思路,林正秋为五常西溪湿地设计规划了文化建设内容,重点在彰显“钱塘望族”洪氏家族文化。

西溪湿地三期文化的“重头戏”集中在洪氏主题公园,为还原历史,林正秋对三期文化内容进行缜密考证,专门提出书面建议。后来五常西溪湿地指挥部根据林教授的建议,打造了包括洪氏宗祠,洪府,洪昇纪念馆,藏书楼,蕉园琴韵,清平山堂等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洪氏家族文化主题公园。林教授还牵头召开洪氏文化学术专题研讨,主编《洪迈传》,受邀为洪氏家谱编撰做顾问。

对于西溪湿地各景点的建设,林正秋秉着从严把关的原则,务求文化内容尊重历史原貌,不仅是对洪氏家族文化主题公园中洪氏宗祠的设计,洪园里面的细节布置,楹联匾额等都做了周密调研论证。

如五常西溪拟建的大开间观音庙,因林正秋考证而变更了方案。因为古时县级以下观音庙只能有三开间,州级可建五开间,所以现在建好的五常西溪观音庙是三开间。

在林正秋看来,西溪三期开发的建筑,须沿用西溪地区老房子的式样,并注入西溪原生文化,游客来到三期,看到的是西溪原有的生活方式,包括建筑、原有的喜庆活动,各种传承习俗,等等,这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林正秋认为古人对于“西溪”的概念,多指宋帝由临安(杭州)到洞霄宫进香的“十八里辇道”(大西溪)。洞霄宫就在余杭区境内,如果将南宋的夏都(洞霄宫)在继三期以后开发出来,连同已经开发的一些景点,诸如,径山寺(南宋著名寺院)、章太炎故居、仓前羊肉节、杨乃武小白菜宅第等,融会贯通,就可以创立一条新的旅游线路,将西湖游客分流到老余杭(大西溪)去。

这对西溪今后的进一步开发,洞霄宫遗址的保护恢复,指出了方向

▼ 相关阅读 ▼

浙大教授的这个建议,获杭州市政府领导重视

余杭的洞霄名宫,凡间琼馆今安在?

↓ 见 下 页 ↓

来源:杭州网微观杭州  作者:殷锐/龚玉和/国威  编辑:郭卫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