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元
后来,蒙古铁骑长驱南下,围攻南宋边防重镇樊城、襄阳。贾似道之婿范文虎率兵驰援,却临阵先逃。守将吕文焕降元,致使被围困达五年之久的樊城、襄阳于咸淳九年(1273)相继弃守。从此,长江防线洞开,元军顺江东下。消息传来,南宋朝野震动,舆论哗然,纷纷要求严惩范文虎。但贾似道却大加包庇,为掩饰其咎,对范文虎只做出降职一级、出任安庆知府的处理。同时,任命“曾多献宝玉”的小人赵晋任建康知府,又让卖身投靠的无耻之徒黄万石出任临安知府的肥缺。
陈文龙对贾氏结党营私的丑恶行径极为愤慨,毅然上疏度宗力陈贾似道之过失,并提出弹劾范文虎、赵晋和黄万石等三人。他说:“文虎失襄阳,今反见擢用,是当罚而赏也。(赵)溍,乳臭小子,何以任阃之寄?万石政事怠荒,以为京尹,何以能治?请皆罢之。”此举激怒了贾似道,于是,陈文龙被贬出知抚州。贾似道还不解恨,暗中派人搜集他的过错,准备进一步加害,但陈文龙到任后仍然不改初衷,他为官清廉,政声卓著,深得民心。贾似道找不到借口,就以官爵收买监察御史李可,“旋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以陈文龙“催科峻急”的莫须有罪名,将其罢官。陈文龙只好返回兴化军故里。
这位出身“世代簪缨”之家的名臣,在一个动荡腐败的年代洁身自爱、不移操守,却因为忤逆权贵而不容于官场,这是他个人的不幸,更是南宋朝廷的悲哀。
咸淳十年(1274)十月,宋度宗病死。贾似道立了一个四岁的小皇帝,由皇太后临朝听政,企图独揽大权。德祐元年(1275)春,元军逼近安庆,范文虎不战而降,充元军向导,临安告急。贾似道被迫亲自督师抵御,他临阵求和不成,军溃鲁港,逃命扬州。
疾风知劲草,国危见忠臣。贾似道兵败后,南宋朝廷后悔当初没有采纳陈文龙的意见,不得已罢去贾似道的官职,于是急诏陈文龙到临安任职。他被任命为左司谏,寻迁侍御史。同年(1275)十二月,升任参知政事(副丞相)。
朝廷虽然罢黜了贾似道,但又起用了投降派陈宜中为丞相。不久,元军攻下了文天祥据守的位于临安北面的独松关,附近的郡守县令风声鹤唳,争相弃官逃亡。朝廷慌作一团,权臣意见不一。
十二月二十八日,陈文龙与文天祥、陈宜中、张世杰等文臣武将商议。陈文龙主张背城一战,他对张世杰说,“宋家天下,被人坏了,今无策可支。愿太尉无奈收拾残兵出关一战,大家死休,报国足矣!”
文天祥与张世杰主张入闽、广再图匡复,可陈宜中力赞议和,最后陈宜中的意见得到谢太后的同意,遂于德祐二年(1276)正月,派人向元军奉表称臣。陈文龙见和议已定,痛心疾首,便以母老为辞,请求归养。
临安朝廷投降后,南宋的爱国军民在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领导下继续进行抗元斗争,是年(1276)五月,益王赵昰在张世杰、陆秀夫等大臣的拥立下,在行都福州登基即位,改元景炎,共谋抗元复宋。陈文龙复任参知政事,并兼任闽广宣抚使,知兴化军。
十一月,元军逼近福州,张世杰、陆秀夫拥宋端宗由海路退往泉州。福州知府王刚中、福建招捕使王积翁等献出福州城向元军投降。陈文龙得知福州失守,即尽散家财,募兵死守兴化。就在此时,泉州招捕使蒲寿庚降元,闽南抗元形势逆转,宋端宗被迫逃往广东潮州。泉州落入元军之手后,兴化成了一座孤城,腹背受敌。
景炎元年(1276)十二月初,福州降臣王刚中派遣使臣到兴化招降。陈文龙怒斩正使,放归副使,让他带信给王,斥责他媚敌卖国的罪行。之后,元将阿拉罕也遣使招降,又被陈文龙所杀。
在兵不满千的情况下,陈文龙一面发动兵民守城,一面在城外囊山寺前设伏,骄横的元军轻敌,长驱直入兴化,当进入囊山脚下时,遭到陈文龙军队的突然攻击,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元军败退。陈文龙率兵打了一场大胜仗,挫败了元军的锐气,大大地增强了人们抗元的信心。陈文龙还制作“生为宋臣”“死为宋鬼”两面大旗立于军门之前,每次巡城则命士兵扛着这两面大旗为前导,以激励士气。
元军屡攻不克,又几次向陈文龙劝降。十二月二十三日,元军派太学生卢泽劝降。陈文龙怒不可遏斩来卒,悬头于槊上,警告变节者。元军又抓住陈文龙的姻亲家,胁迫其写书劝降。陈文龙大义断亲,焚毁书信,斩杀来者,复信说“国事如此,不如无生,惟当决一死守”。
十二月二十五日,陈文龙遣部将林华、陈渊至福州侦察敌情。不料林华叛变,暗中与降将王世强勾结,反引元兵万余人到兴化城下,诈称“宋兵来援”。通判曹澄见势不妙,开城降元,元兵蜂拥而至,陈文龙寡不敌众,力尽被擒。他见元军在城中放火烧杀,怒声呵斥“速杀我,毋害百姓”。
第二天,陈文龙和子女以及母、妻等一家人被押至福州元将董文炳军中,董令左右百般凌挫,陈文龙以手指腹正色道:“此皆节义文章也,可相逼耶?”董文炳还不死心,说:“国有兴亡,家有成败,汝是书生,何不识天时?”陈文龙回答:“国亡,我当速死。”元将唆都企图以“母老子幼”来动摇他,陈文龙慷慨而答:“我家世受国恩,万万无降理。母老且死;先皇三子岐分南北,我子何足关念。”唆都无法,在福州关押一段时间后,只得把他押送临安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