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惠民路与定安路口 金冬媚拍摄
这是老杭州城内一条年轻的路,说的是民国以后。要是将以前的城事再说得更清晰一点,那曾是一条消失的河。是的,当浣纱河一段洒洒洋洋的南延到了如今的惠民路口子时,它由此折向东去,河水浩荡,有过辉煌的一段。
一条大河与行宫
手绘《浙江省垣坊巷全图》
在清同治年的杭城地图上,在如今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地块上,是开阔异常的河面。它东依后市街,南近高银巷,北岸要到现在的省商业集团。这就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为了圣祖帝来杭的御船能悠然进出行宫,军民突击了半年,挖掘成的泊船处。
行宫就在泊船处的北侧,原是朝廷的“织造府”,也称“织染府”,一个“牛”得让地方官府都得惧怕七分的中央直属“机构”。为康熙的即将来到,“织造府”已经按规制彻底改建成了辉煌的“行宫”,泊船处只是一个配套工程。
那一年,康熙三十出头,身强力壮,三宫六院,七十二粉黛,花攒锦簇。还有太监、侍卫,逶逶迤迤的船队,沿了大运河鱼贯北来。御船的吃水,偌大的船队,到了行宫前,旌旗铺天遮地,进出调度有方,泊船处着实是开阔得很。
行宫有多大?东近后市街,西靠火药局弄,北面一直要到“三桥址直街”。“三桥址直街”早已并入西湖大道,不少人对此遥不可忆。是的,1979年的杭城地图,它是被标为“硬骨头巷”的。清同治年初的一张实景手绘《浙江省垣坊巷全图》,画得更清晰:泊船处的北岸,有一座三门大牌坊,绘笔丹红,壮丽雄伟,与颐和园行宫的昆明湖牌坊,相仿无二。过牌坊,是殿堂式的行宫大门,进门,依次两重宫殿。
两重宫殿的周边,是一圈朝房,供随驾的官员。当然,为了突出皇权的中心,朝房并没有画出。这图,其实应该绘的是咸丰十一年(1861)以前。“洪杨战乱”时,为了给清军的南京之围造成威慑,李秀成率部两次突击杭城,故意“大动作”的在城内烧杀掳掠,行宫更是饶放不了,一把大火毁了。
还是回过头说康熙皇帝,据说他五次来杭,为的是考察地舆民情。当然,游西湖也是少不了的。御船悠悠,进出行宫,几度沿了浣纱河划入浩渺西湖,御驾少了劳顿,“粉黛”少了风尘,两岸夹柳夹桃的浣纱女,更是赏心悦目。康熙帝大悦,对浙江的赏赐与赋税的蠲免,官员的擢升,史载多多,下属也因此尝足了甜头。当康熙第四次来杭前,西湖的孤山又建起了更华丽的行宫。
《安澜园至杭州府行宫道里图说》
到了乾隆六下江南,西湖的行宫更是煌煌一片。但老行宫与泊船处仍不敢疏怠,宁可空置,年年修缮,以防皇帝老儿一时兴起的“眷顾”。行宫前也成了禁地,东面的惠民巷从大街(现中山中路)过来,到泊船处就成堵头了。
清末,西山日薄。看当时地图,行宫依旧空置,估计从咸丰十一年以后,兵燹焚毁的宫宇一直没有修复。泊船处也狭窄了,西面的惠民巷中,如今“区政府”地块,也有了“杭嘉湖道署”与“塘工局”。这时的惠民巷,可以经行宫前向西,沿河岸走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