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热播,原著销量暴涨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5-26 10:14   

《阿勒泰的角落》

2010年出版,李娟凭借此书获得了第四届天山文艺奖。 这个时期,她已经进入了阿勒泰市委宣传部工作,并且在机关工作了5年。《阿勒泰的角落》里有戈壁、草原、森林、雪山、骏马和牧人,李娟细腻的文字,展现了游牧民族深远丰富的生存景观。我们也因此记住了一个小镇:喀吾图。

“在喀吾图,一个浅薄写在纸上的名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十九岁,她随家人初入阿尔泰深山牧场,在荒野中经营起半流动的裁缝店和杂货铺。牧民自古逐水草而居,为了生活,她与家人也不断随之迁徙——从草场到沙漠、戈壁,甚至是凋敝的废墟。踏入新的土地,空空荡荡,自然丰泽。人有手有脚、感官明晰,就是自由。什么都可以从无到有,一点点被创造出来。这样的土地容不下虚伪和矫情,一切都那么直接、真实——世界是未驯服的,感官是纯天然的。哪怕生活永远在一边抛弃,一边继续,只要感受力还在,永远可以发现新的、值得记忆的美好。

《遥远的向日葵地》

这本书中的向日葵,代表的是孤独的等待和农耕的艰辛。李娟用自己坚韧、温暖又积极乐观、充满力量的文字,描述了十年前与家人在遥远的阿勒泰戈壁种植向日葵的往事。

李娟跟随外婆和妈妈长期辗转于新疆和四川,本书记录了多年前与外婆和母亲相处的日子。因为定居到了葵花地边的“冬窝子”,她们开始了一段充满艰辛与奇遇的耕种生活。荒漠上开辟的百亩葵花地,三次补种,又接连遭遇干旱、虫害,直至收获,中间是微弱的希望和漫长等待。我们因此看见了“种子时的向日葵、开花的向日葵、结籽的向日葵、最后的向日葵秆株”。

“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是李娟母亲多年前承包耕种的一片贫瘠土地。李娟一如既往用她细腻、明亮的笔调,记录了劳作在这里的人和他们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节:她勤劳乐观的母亲、高龄多病的外婆,大狗丑丑小狗赛虎,鸡鸭鹅,以及日渐华盛,却被鹅喉羚毁了再种、种了又毁的九十亩葵花地……刻画的不只是母亲和边地人民的坚忍辛劳,更是他们内心的期冀与执着,也表达了对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疑虑。呈现出一种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脆弱微渺的,同时又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存体验。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潘卓盈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