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大家领略“微观历史”的魅力 历史学家王笛:日常就是最宏大的叙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4-21 08:44   

王迪平时看什么书?喜欢当代经典,也爱看市井小说

历史学家平时看什么书?在昨天的读书会上,王迪谈到了这些年的阅读书目。

到美国读博之后,一门心思都是在学术发展和写作上,基本上没有时间读文学作品了,除了一些曾经在海外轰动一时的华人作品,如哈金《等待》、张纯如《南京大屠杀》、虹影《饥饿的女儿》等。国内的小说读得非常少,只读了陈忠实《白鹿原》、莫言《生死疲劳》等少数名著。

一些民国时期或者写民国时期的小说,也是我阅读的重点之一,如李劼人《死水微澜》记不得读了多少遍了;选读了《沈从文文集》《汪曾祺全集》《张爱玲全集》中的一些篇目,特别是《边城》《金锁记》等名篇;还读了钱锺书的《围城》、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全本》等。

我对新小说总是有很强的好奇心。近几年来,如果听到有反响比较大的小说,也会找来读,如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班宇《冬泳》、杨本芬《秋园》、王占黑《小花旦》《街道江湖》《空响炮》、张忌《南货店》《出家》、莫言《晚熟的人》以及李洱《应物兄》。我对《应物兄》感兴趣,是因为那部书描写的是大学的国学教授,我是想看看小说家笔下的大学教授的形象和故事,后来又顺便读了他的《花腔》。

我在历史写作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文学资料。我曾经用成都竹枝词作为基本资料,来描写城市的日常生活。我甚至打算走得更远一些,我一直在思考利用《儒林外史》《金瓶梅》《三言二拍》等文人和市井小说作为资料,来研究文人、交往、旅行、生活、社会文化等,所以对这类书特别有兴趣。上述那几本古典名著其实过去都读过,最近几年又陆陆续续读了一遍,还记下了以后写作的一些要点。

回顾我自己的读书生涯,就是一个逐渐走向世界的过程。先是立足于中国历史,虽然对外部世界也感兴趣,但主要还是关注中国的故事、中国的命运。在走出国门以后,眼界逐渐打开,但更多的是关心欧美的学术和文化以及社会,因为从中国进入到美国那个西方世界,要花很多年的时间去理解。到了澳门以后,澳门处于中西方的交汇处,在历史上就是西方与中国文化经济交流的桥梁,使我更关注全球化的问题。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潘卓盈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