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大家领略“微观历史”的魅力 历史学家王笛:日常就是最宏大的叙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4-21 08:44   

“快,王老师来了!”当历史学家王笛走进晓风书屋,提前买好书排队求签名的粉丝就迎了上来。昨天下午的这场世界读书日线下读书会,一屋子人坐得满满当当。

王迪是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曾任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史的研究,著有《袍哥》《茶馆》《历史的微声》《那间街角的茶铺》《消失的古城》《走进中国城市内部》《碌碌有为》等作品。

这些作品让王迪火了。这几年,《那间街角的茶铺》印刷了4次,《历史的微声》印刷了5次,负责出版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李磊认为,它们“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响”,王笛的老友陈志武教授评价他的书在今年“相当大卖”。

王迪的写作往往从细节着手。他关注街角茶馆里的无名茶客、上世纪40年代川西乡村的袍哥,在意碌碌有为的众生、侧耳倾听历史的微声,致力于重新发现和书写底层人的生活空间。王迪接续了中国历史学的微观史转向,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历史书写的努力。他说:“海面上的波涛往往由下面的潜流决定,所以我们要把历史放到显微镜下,仔细分析,只有听到普通人的声音,才能得到有血有肉的、更鲜活的、更真实的历史。”

人生最小的胜利是喝茶

这次来杭州,王笛参加了两场线下活动,从不同角度走进《那间街角的茶铺》《历史的微声》两本历史畅销书,分享自己的历史研究,带大家领略“微观历史”的魅力。

“人生最小的胜利是喝茶。”前一天,王笛在一席做了一场以茶为主题的讲座。在非虚构历史书《那间街角的茶铺》中,他运用田野调查、官方档案和小说诗歌等资料,以微观史学的研究取向和深描的文学写作手法,生动展示了成都茶铺的日常生活、大众文化以及在那个公共空间中呈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王笛跳出学院派历史讨论和分析的模式,既保持了字字有依据的历史写作传统,又把茶铺这个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描绘得栩栩如生。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王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关注和研究茶馆。一百年间,茶馆经历了战争、革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国际化……茶馆这个历久弥新的公共空间像个舞台,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普通茶客、乞丐、算命先生、杂耍艺人、掏耳朵的、外来工人、拾荒的……茶馆里留下了无数人的身影,也满足了他们各种各样的需求。

王笛说,自己一直将目光聚焦在普通人身上,他们往往是历史中的无声者。但是,“所谓的载入史册的惊天动地的事情,往往是大灾难,大动荡。一年又一年的日常生活,似乎是无趣的,但其实是我们的福分”。在时代风浪中,能坐在茶馆喝一杯茶,也是一种胜利。

关注普通人,关注自己

“脱离帝王史观和宏大叙事,重视日常,关注普通人,关注自己。”这是王笛面对公众,一直在反复表达的观点。4月20日下午,在晓风书屋读书分享会上,他再次围绕“日常就是最宏大的叙事”这个主题,思考人类的历史、文明的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与分享。

第29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痴迷读书的王笛也谈到了自己的阅读观。《历史的微声》是一本关于书的书,也就是王笛的阅读史。在这本书中,王笛不断地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特别是他分享了自己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过程中,怎样通过大量阅读,丰富了他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深入思考;怎样从一个象牙塔里边的历史学教授,成为了有着极大社会影响和大量读者的学者兼作家的过程。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阅读怎样塑造了他的思想、史学观和方法论,特别是在现在碎片化阅读以及短视频主宰年轻人的业余时间的时候,提倡通过读书来鼓励青年人独立思考便有了特殊的重要性。

因为酷爱痴迷读书,王笛不小心把眼睛读坏了,曾导致视网膜脱落。在阅读分享会上,王笛说,相比纸质阅读,他现在更多的是进行电子书阅读,准确地说,是为了保护眼睛,进行“听书”,“我以前纸质阅读是一目十行,其实有时候读得很粗,但是自从改成听书后,由于很难做到眼睛读如此迅速,只能一句句听,反而读得更细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潘卓盈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