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前几天,有一段两个五岁小朋友打乒乓球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里,小朋友动作老练,颇有“大将之风”。
我们了解到,这两个五岁的乒坛小将,就在杭州。
见习记者汤晨琛核实报道:昨天下午1点多,我来到绿城留香园小区。我从大厅朝玻璃门外看去,几个孩子拿着乒乓球拍说说笑笑地经过。几分钟后,我见到了穿蓝色运动服的蒋先生,他是视频里两个孩子的父亲,笑着招手让我过去。
我们来到小区居民活动中心。蒋先生告诉我,两个孩子是龙凤胎,别看视频里娃娃那么活泼,其实儿子刚出生时才4.8斤,还有败血症,在儿童医院的ICU病房里住了一星期。“那时的儿子瘦瘦的,像一个蜷缩的小老头。现在健康了,我希望他以后长得结实一点,所以就起名壮壮。”
而女儿特别爱笑,不怕生,蒋先生想要她开心成长,保持单纯清澈,因此小名起作恬恬。
蒋先生说,两个孩子是2019年初开始接触乒乓球的,当时两岁多点。
蒋先生的父亲对乒乓球很是热爱,退休后,每天泡在球馆里练习,闲时,常捧着手机看打球视频,学习动作技术分解。前两年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做了手术,球打得少了,就把心思放在培养孙子孙女打球上。
孩子们还没满3岁,爷爷就把他们抱到球桌上,自己在对面发球,让孩子们拿着板子接球。有时在房顶挂一根绳子,把球吊上去,让他们拿着拍子去碰球。久而久之,孩子们有了球感。
“刚开始打的时候,个头还没球网高,我就找货架垫板给他们垫起来打。孩子们渐渐长高,垫板也换得越来越低。现在数数,垫板就用了四五款不同型号和样子。”蒋先生说,从拿起球拍那一刻起,他就定下目标——每天坚持,不半途而废。
“现在,哪怕度假,我们也尽量找有乒乓球房的酒店。”蒋先生说,有一次去三清山,他和妻子爬山精疲力尽,恬恬和壮壮晚上还坚持去球房打球;去乡下探亲时,蒋先生好不容易找到个小学校,里面有一张旧球台,就找了两个实心球和一个跨栏架,装起来当球网,给孩子们练球;疫情期间,一家人待在屋里,就把餐桌当球台来练。
刚开始练球,壮壮和恬恬充满兴趣,但一段时间后,新鲜劲过了,经常没打几下就开始哭。恬恬哭得尤其厉害,找各种理由不练球。
“每一项技能的基本功都很枯燥,尤其这么小的孩子,他们不喜欢重复练习。”
蒋先生开始从网上找一些趣味小游戏,边哄边练,有时还准备一些小奖励鼓励他们。比如带他们到超市里面逛一圈,给他们一些糖果或小玩具奖励。差不多坚持了半年时间,孩子们球技进步了很多。
如今,两个娃常常相互竞争,比谁打得好。他们逐渐习惯准时进出球馆,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训练时间也从每天半小时增加到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