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
大型主题创作,中国美院有丰富的经验,雕塑作品也创造过辉煌。
那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院)院长刘开渠受命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大型浮雕的创作。从1952年至1956年,他主持创作完成的《胜利渡过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等作品,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千军万马的宏大场面,至今仍是雕塑界的经典之作。
时隔近70年,重任落到新一代艺术家的肩上。同样是党史国史上极其重要的作品,同样营造庄重肃穆的氛围,同样要有启迪当下、昭示未来的感召力……然而,新时代的创作需要传承更亟待创新。
怎样注入鲜明的时代色彩,独创与时俱进、别具一格的风采?创作团队陷入了沉思。
几十年的专业素养,杨奇瑞深知雕塑是不断提炼的过程,是一门极简的艺术;雕塑不应该是冰冷建筑物的附属品,它是立体的叙事,能激发人们的共鸣。
团队进行了连续几天的彻夜讨论,思绪,一次次穿越辽远的时空,去寻找“攻坚”最深沉的力量来源——
他们仿佛来到了黄河边,那里孕育了中华文明,也代表着祖国山川大地,他们听到了黄河船夫唱响劳动号子,那是一种在恶劣生活环境中依然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他们仿佛来到了青藏高原,在青藏铁路建设的现场,他们看到了汉族工人和藏族青年合力抬起铁轨,在艰苦的高原环境中团结协作,昂首挺胸、展望未来……
突然,一个想法“撞”入了他们的脑海。人,最核心的元素!他们要做的,是高度浓缩面对苦难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刻画挺起脊梁奋起抗争的中国人民!
一种巨大的喜悦和激情,激励着团队不舍昼夜地投入创作。他们将黄河和高原的故事放在《攻坚》的首尾,取名“搏击风浪”和“开路先锋”,意为连接过去与未来。
在与党史专家的频繁沟通中,《攻坚》具体内容越发明确——以脱贫攻坚为核心意向,构成顶天立地的新时代攻坚群像。作品构图日渐丰盈,百年历史上人民耳熟能详的其他10个故事一一展现:飞夺泸定桥、为了新中国、人民小车、石油会战、红旗天渠、高原蓝图、抢险救灾、铜墙铁壁、极地科考、建设家园。
为了让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创作团队反复揣摩英模人物的真实影像资料和经典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为12个故事定下主人公。他们是凯旋的八路军,修建红旗渠的“铁姑娘”,电力、石油、钢铁工人,在抢险救灾一线的战士,手持蓝图的院士,少数民族大学生……
67位人物,年龄不同、年代不同、职业不同、神态不同,他们不是特定的人物,却清晰地展示出中国人民共有的朴素高尚、意志坚定的内在精神与品格。
当他们错落地站在一起,人们似乎能听到呐喊和高歌,似乎被拉入了特定的历史场景,似乎要被带动着向前冲锋,一种神奇的艺术感染力扑面而来,那就是——万众一心!
坚如磐石
构思、造型、泥塑、翻模、石雕、修整……雕塑艺术有着鲜为人知的复杂流程与工艺。
在主创团队成员、中国美院雕塑和公共艺术学院院长班陵生的手机里,海量照片记录下《攻坚》创作的每一步。他回忆,全国范围内,主题雕塑创作团队先后组织30多次创作稿审定和无数次泥稿修改调整,每一个人物的姿态造型、道具服饰都反复推敲、力求精准。
“一次次推倒重来,为的是标注雕塑创作的新高度,我们一天都没有松懈过。”班陵生说。
的确,3年里,他们既要按时完成创作,又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任务。会议通知常常又很紧急,有时候甚至是早上出发,坐高铁到北京,开完会就连夜赶回,第二天继续创作。“我们不遗余力。”杨奇瑞说。
就像是他们珍爱的孩子,《攻坚》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的成品,“诞生”的全过程都被团队细心地收集起来。采访的间隙,在浙江省展览馆,在中国美院的展陈厅,团队的老中青三代创作者——杨奇瑞、班陵生,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刘元捷、赵彦龙、韩枫,兴致勃勃地带我们看“小稿”。
“小稿”,就是他们创作时的草稿,有的是名副其实的“小”,只有半米高;有的却是意想不到的“大”,有三四米高。在过去的3年多时间里,仅是“小稿”就有50多件,另外还有泥塑“大稿”,也就是定稿。最终呈现的汉白玉组雕《攻坚》,重约600吨,就是按照泥塑“大稿”加工的。
让几位年轻人铭记在心的,是在疫情期间团队赶工泥塑“大稿”热火朝天的情景。当时,学校全部停课,只对《攻坚》创作团队开放。他们把自己关在工棚里日夜赶工,没有后勤就自己在棚子里做饭,只为打造出心中最完美的作品,“能够为新时代创作这样一个雕塑,我们被光荣和使命感激励着。”
令杨奇瑞感触很深的,是去年7月泥塑“大稿”完工后,创作团队站在作品前拍了一张合影。3年多来,创作团队从最初的3人到10余人,《攻坚》创作的理念和风格始终保持稳定,中国美院始终举全校之力支持和推动工程进展,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数次前来调研。杨奇瑞说,《攻坚》有最佳的创作环境,打造艺术精品的精气神一直未变。
让班陵生特别难忘的,是去年10月“大稿”被送到石雕厂开始加工后,团队成员如履薄冰的心情。他们赶到福建的一家石雕厂和工人们并肩工作50多天,研究欧洲文艺复兴石雕艺术的技巧和方法,让人物造型精致入微、虚实有度;他们在整体造型上创新使用斧劈、精雕和机雕等手法,终于以汉白玉为材质完成高难度的写实雕塑。
无疑,《攻坚》的背后,是一支攻坚的团队。今年6月初,当作品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广场上拼装完毕,脚手架被层层卸下,阳光照射在《攻坚》上时,反射出的圣洁光芒让创作团队欢呼雀跃。
这一刻,百年党史上坚如磐石的信念,攀登艺术高峰中坚如磐石的意志,相互交织,在升腾,在升华。
凝固的诗、立体的画,雕塑无声,《攻坚》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