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人这幅字流落日本100多年,神秘买家花近亿元拍下,愿长期无偿借展给浙博!这里面有个什么样的故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6-30 08:57   

许洪流介绍,这件杨维祯书写部分有五开,前四开有乌丝栏(书籍卷册中,绢纸类有织成或画成之界栏,红色者谓之朱丝栏,黑色者谓之乌丝栏),最后一开却没有,让人感觉反常。通过对纸张的考察,发现这五张纸质地是一致的。从视觉上来看,在同样的灯光条件下五张纸的颜色一模一样,没有色差。从纸张纤维来判断,这五张纸的纤维特征很接近,纤维分布密度非常一致。

再进一步分析,判断这五张纸原本应为一卷,只是在后代流传过程中被裁开了。

为什么最后一开没有打乌丝栏呢?专家组根据文章内容做了推测。书写前所画乌丝栏长度估计不足,若停笔补画乌丝栏,势必影响情绪、笔势,于是杨维祯就顺手写下去了。这也符合杨维祯藐视礼法、行为放荡的个性。

那么,这件花费近一个亿才竞拍到手的珍品,买家是如何同意借展浙博的?

一开始,对方当然是拒绝的。许洪流说,浙博这次具体的购藏预算因为有保密协议,不便透露。但9027.5万元的高价显然是大大超出了预算。

拍卖之前,浙江省文旅厅厅长褚子育曾做了两点指示:一是如果能顺利竞得该作是最好的结果,对浙博来说意义重大;二是民间藏家的实力不可低估,如果买不到,工作重点要放到拍卖之后,争取买家同意转让。

经过多方联系,许洪流打听到,自己的多年好友中国艺术品市场资深专家蒋再鸣与买家认识。便委托他转达浙博想恳请他转让的意思。对方很明确表示,卖是不可能的。但又补充了一句,浙江省博物馆今后如有需要,可以借展。

就在许洪流心灰意冷的时候,好友又转发来买家信息,对方称想见个面,认识一下他。

拍卖会结束后第三天,许洪流再次来到北京,与买家正式会面。“他当面还是婉转拒绝了转让,我也只好作罢,但我们后来海阔天空聊得很投机,买家居然先后表达了作品可以长期借给浙博,并且有生之年会捐赠给浙博的意愿。当天大家相谈甚欢,一直聊到深夜。当我后半夜回到酒店后,买家还给我发来微信,表达了可长期借展、未来捐赠两点意愿。我认为,这是买家以文字形式对席间承诺的郑重确认。”

许洪流透露,这位买家是理工科出身,但对历史文化有浓厚兴趣。“他愿意将这么重要的藏品存放在浙博,说明对我们是充分信任的。如果这件事做得好,会具有示范作用。要做好这一点,博物馆的硬件、软件都要有相应的配合。”

从藏家的角度看,首先要有资金实力,同时还需要有眼力。“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大企业家越来越多,民间的资本积累也越来越雄厚。从这些买家积极参与文物艺术品交易的情况来看,大家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是充满自信的,并且很多人都对中国古代经典艺术品的推广与传承不遗余力。”

接下来,浙博将会策划一系列以杨维祯为核心的学术活动,如杨维祯书法大展、杨维祯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届时,这件珍贵的书法作品将有机会与观众见面。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余夕雯  编辑:高婷婷
返回
6月6日晚,在北京保利春拍“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上,元代杨维祯存世最晚书法作品《壶月轩记》历经50分钟、近70回合角逐后,最终以9027.5万元的高价成交。这一价格也刷新了杨维桢作品拍出的最高价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