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人这幅字流落日本100多年,神秘买家花近亿元拍下,愿长期无偿借展给浙博!这里面有个什么样的故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6-30 08:57   

6月6日晚,在北京保利春拍“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上,元代杨维祯存世最晚书法作品《壶月轩记》历经50分钟、近70回合角逐后,最终以9027.5万元的高价成交。这一价格也刷新了杨维桢作品拍出的最高价纪录。

在这场激烈的争夺战中,浙江省博物馆也参与其中,但最终因为成交价超过预算,遗憾与这件墨宝失之交臂。不过,后来经多方努力,这件作品的买家表示,可将其长期无偿借展给浙博,并会在有生之年捐赠浙博。

一件书法作品,为何会引起国有博物馆如此关注?买家又是怎样愿意将近亿元购藏的墨宝无偿借展给博物馆?

快报记者联系到全程参与此事的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许洪流。听他讲述,这件作品背后的故事。

先来认识一下杨维祯,他到底是何许人?

杨维祯(1296-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是浙江诸暨人。他被称为“诸暨三贤”之一(另两位是王冕和陈洪绶),在元代的书法史上,除了赵孟頫之外,艺术成就最高的影响最大的就要属杨维祯了。

这幅《壶月轩记》是杨维桢存世最晚的三件作品之一,创作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此时杨维祯已经73岁,离去世只剩下15个月。《壶月轩记》的品貌及体量,在杨维祯存世书作里实属罕见。

它曾为清宗室盛昱(1850—1899)旧藏,在上世纪初流落日本。此次拍卖是它流落日本100多年后,首次向中国人展露真容。

“他的作品存世量少,浙博馆藏中一直没有他的作品,此前我们也对此作做了详实的考证与鉴定,这件作品如果可以入藏浙博,对我们来讲意义非常大。”许洪流说,2023年,浙博之江新馆将开馆,他们一直在做浙江籍历史名家藏品征集工作,要保证藏品的数量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要寻找到有亮点的精品,这件可以填补浙博馆藏空白的作品,显然是符合精品标准的。“新馆落成后,古书画展肯定是其中一大重点,这件作品如果可以在展览之列,就太完美了。”

杨维祯存世作品并不多,能在市场流通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专家们是如何鉴定这件作品的?

5月25日,许洪流翻阅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总监李雪松在微信上发来的一份图录,这是今年保利拍卖“中国古代书画”专场的图录,“当时我一眼就看到了杨维桢的这幅字,但因为图录是PDF小图,不太清晰,仅凭直觉我就觉得,这件东西一定是难得的珍品。”

当晚,李雪松就将高清版的8开图册直接快递寄给了许洪流。“这件作品是单独成册的,整场拍卖,像这样单独成册的拍品只有两件,可见它的重要性。”单独成册,也意味着这件作品经得起推敲,图像很多,还有国内众多专家点评鉴析在上面。

拿到图册后,浙江省博物馆里紧急进行了一番讨论,并迅速组成专家组。几天后,许洪流和专家组成员在北京新保利大厦见到了此作。它是否为真迹,值不值得买?在观摩原作前,专家组成员们心中其实还带着若干疑点,所以大家看得非常仔细。

观摩后,专家组召开了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大家意见一致,认为浙博应该参与竞拍。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余夕雯  编辑:高婷婷
返回
6月6日晚,在北京保利春拍“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上,元代杨维祯存世最晚书法作品《壶月轩记》历经50分钟、近70回合角逐后,最终以9027.5万元的高价成交。这一价格也刷新了杨维桢作品拍出的最高价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