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别人家的孩子”
快去和她相遇
这半个月,杨可非已经讲解了七场中文讲解,以及三场英文讲解。随着展出名气越来越大,观展人数也水涨船高。人数最多的一场是在上个周末,近百号人跟着这位17岁的姑娘来回走,认真聆听她的讲解。英文讲解中,不少来自中东和欧洲的外国友人慕名而来观展。
她也一直在进步。许多敦煌学爱好者或是专家会在她讲解完毕后,礼貌提出一些问题或是新知识,让她感到特别难为情。不间断的学习和累积,也让她越讲越好。
志愿者讲解频次其实不算密集。每位志愿者上午最多讲一场,像杨可非这样的双语能手,偶尔会下午多安排一场。讲解之外,剩下的时间她都做些什么呢?
“当然是做作业啊!”她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我们暑假作业不少的!”空闲下来,她就会跑去丝绸博物馆里的晓风书屋,或是专门给志愿者休息的办公室,静下心复习功课。暑假这段日子里,她基本上每天都泡在博物馆。
至于几点来、几点走,“没定,都看自己心情”。
因为爸爸喜欢看美剧和电影,耳濡目染之余,她7岁开始系统性学习英语口语,再加上自己也对语言感兴趣,才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
即便如此,这位17岁的女生始终都很谦虚。她说自己从敦煌展中学到很重要一点,就是高手永远都藏在身边,自己绝对不能骄傲,要继续学习才行。
对了,这份讲解志愿者的工作,杨可非会一直坚持到展览闭幕那天。如果你之后要观展,说不定会和她偶遇。
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许多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英语好不稀奇,了解知识多也不稀奇。可放假期间愿意做志愿者,来服务大家的孩子,我印象中并不多。”一位带着孩子来观展的家长感叹道。“这位女生所带来的价值意义,我觉得不比这场展览来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