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公安分局老干部志愿服务队:退休不褪色 藏青蓝换了志愿红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4-27 11:55   

潜心学艺有所乐 发挥余热映初心

他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常常背着重重的照相器材,行动自如地忙着拍照。人们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眼前的徐天水怎么看都不像84岁的老人。不仅外表“年轻化”,他的爱好和晚年生活也是“年轻化”:摄影、书画样样都拿得出手,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为了学摄影,徐天水比年轻人还舍得花钱买设备,一部单反相机七八千元,再配上镜头,一套装备下来好几万元。“没想到自己老了却喜欢上了摄影,也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你看,志愿服务队里的这些活动照片都是我拍的。”除了自己琢磨摄影技巧外,他还经常请教身边的摄影高手。日积月累,他就成了大家眼中的“摄影达人”。

疫情期间,徐天水还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小区里居民齐心抗疫的温暖瞬间。除了用一张张带有温度的照片来传递正能量外,夫妻俩还主动参与小区抗疫志愿者值勤,带动感召年轻志愿者参与到这场“战役”中来。徐天水也因此获南晖社区党支部的书面表扬,同时被新塘街道授予“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20年抗疫纪念牌,受到小区居民的高度赞扬。

“我只是用自己的爱好做了点微不足道的小事,要说造诣深,王长生同志写的《沙乡简史》很有看头,他还经常向学辅警们讲述围垦经历并赠送他们书籍,嘱咐他们要发扬围垦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徐天水向记者介绍说。王长生17岁时,从钱塘江北岸的海宁来到南岸的萧山,参加了“军民联围十万亩”的围垦,成为海涂上最早的一批垦种者。数十余年来,王长生在工作之余总是心无旁骛地专注于钱塘江潮汐、沙地和围垦的历史研究,广泛搜集素材,为此还经受史地方志的历练,参与了《萧山地名志》《萧山围垦志》等一些地方志书的编纂。同时毅行于钱塘江两岸江堤沙地垦区滩涂,吟龙于海宁萧山滨江钱塘绍兴等地的山川江河湖海,钻研古籍,实地采风,锲而不舍。“沙地养育之恩,报答它的只有一本书。通过全书26万余字的《沙乡简史》让后人对围垦多一份了解,这是我最大的心愿。”王长生说。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文/项亚琼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