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公安分局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开展防范网络诈骗知识宣传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的曾经是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破案高手,有的是扎根基层几十年的热心“片警”。虽然他们已离开工作岗位,但却从未放下对公安事业的热爱。2020年8月,区公安分局老干部志愿服务队成立,队员们以另一种形式重新上岗,再现“人民警察”的风采。
据了解,区公安分局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由25名老干部组成,擅长法律服务、青少年关爱、书画摄影、文艺宣传等领域,且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发挥余热,在构建和谐社会助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践行着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责的使命担当。区公安分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也因此被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评为“最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发挥特长优势 用心服务青少年
卜尚德,老干部志愿服务队队长,大半辈子的公安一线经历,让他在退休后仍不忘初心,立志发挥余热,成为夕阳红中最为活跃的一员。平日里,他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进社区,入学校,为广大青少年送去130余堂精彩的法制教育宣传课程,惠及2万余人。
此外,他还积极投入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矫正帮助教育工作中。为使一些违法青少年在社会矫正中遵纪守法,自食其力,不至于再次违法,卜尚德和“关爱团”的老同志一起做起“劝导员”,不定期对“问题”少年进行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别出心裁地给他们提供书籍刊物和笔记本,并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进行有效的帮扶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共帮扶社会上25名矫正人员改邪归正、重新做人。
作为队长的他,组队做好志愿队服务工作自是不在话下。自队伍成立以来,共同参与集体组织活动10余场次,较好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多次被评为杭州市、萧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被评为萧山区最美老干部、2021年又被评为萧山区最美老干部志愿者。
拿出“看家本领” 传承弘扬优秀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明的宝贵记忆,是民族精神文化的显著标识。作为楼塔乡贤,楼飞华一直奔走在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楼塔细十番的路上。
2008年,时任区公安分局看守所副所长的楼飞华,将20万元积蓄捐赠给了楼塔细十番协会,用于购买音箱、影视设备,抢救这起始于明朝洪武年间从宫廷传入民间的典雅音乐。也差不多从那时起,他利用业余时间走遍了楼塔的山山水水,走街串巷,查阅历史档案,访问百位老人,策划、编导、拍摄了《印象楼塔》《楼塔往事》《汤团庙传说》《天籁古韵——楼塔细十番》等系列人文历史纪实片。为楼塔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楼塔细十番的传承发展、楼塔文旅古镇的发展、中华楼氏和楼塔人文历史的研究等方面孜孜不倦地投入深情和心血。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回报与否,岂在话下?我热爱我的家乡,想要为她做点事。”退休后,楼飞华把传承工作当作了他的一项事业,日复一日地坚持着。尤其在楼塔细十番传承方面,楼飞华积极推进校地合作项目,落实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委派师资力量每周对楼塔细十番新传承人的培训教育,配合楼塔成校开办艺训班,配合做好浙江省非遗传承基地(楼塔细十番)——楼塔镇中心小学少年传承人培育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楼塔细十番老中青少四代传承人300余人的队伍。与此同时,楼飞华还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积极使用新媒介传播平台,通过微信、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传播普及楼塔非遗文化和道德法制教育,受教者达60多万人次,获评首届“萧山好网民”荣誉称号。
让楼飞华欣慰的是,日前,作为萧山区首批美德标兵工作室之一——“德馨楼”美德标兵工作室在楼塔镇挂牌运行,设立美德服务“帮帮团”,下设“寿柏”“飞歌”分团,开设传播美德、传承文化的直播平台。“当中陈列展示着我的一些事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弘扬楼塔新乡贤美德文化,传承好萧山精神、楼塔精神。”楼飞华说。
潜心学艺有所乐 发挥余热映初心
他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常常背着重重的照相器材,行动自如地忙着拍照。人们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眼前的徐天水怎么看都不像84岁的老人。不仅外表“年轻化”,他的爱好和晚年生活也是“年轻化”:摄影、书画样样都拿得出手,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为了学摄影,徐天水比年轻人还舍得花钱买设备,一部单反相机七八千元,再配上镜头,一套装备下来好几万元。“没想到自己老了却喜欢上了摄影,也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你看,志愿服务队里的这些活动照片都是我拍的。”除了自己琢磨摄影技巧外,他还经常请教身边的摄影高手。日积月累,他就成了大家眼中的“摄影达人”。
疫情期间,徐天水还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小区里居民齐心抗疫的温暖瞬间。除了用一张张带有温度的照片来传递正能量外,夫妻俩还主动参与小区抗疫志愿者值勤,带动感召年轻志愿者参与到这场“战役”中来。徐天水也因此获南晖社区党支部的书面表扬,同时被新塘街道授予“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20年抗疫纪念牌,受到小区居民的高度赞扬。
“我只是用自己的爱好做了点微不足道的小事,要说造诣深,王长生同志写的《沙乡简史》很有看头,他还经常向学辅警们讲述围垦经历并赠送他们书籍,嘱咐他们要发扬围垦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徐天水向记者介绍说。王长生17岁时,从钱塘江北岸的海宁来到南岸的萧山,参加了“军民联围十万亩”的围垦,成为海涂上最早的一批垦种者。数十余年来,王长生在工作之余总是心无旁骛地专注于钱塘江潮汐、沙地和围垦的历史研究,广泛搜集素材,为此还经受史地方志的历练,参与了《萧山地名志》《萧山围垦志》等一些地方志书的编纂。同时毅行于钱塘江两岸江堤沙地垦区滩涂,吟龙于海宁萧山滨江钱塘绍兴等地的山川江河湖海,钻研古籍,实地采风,锲而不舍。“沙地养育之恩,报答它的只有一本书。通过全书26万余字的《沙乡简史》让后人对围垦多一份了解,这是我最大的心愿。”王长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