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萧山老人曾挑猪粪挣工分养活家人!今年正好100岁!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7-13 18:44   

早当家12岁打理40亩棉花地

1921年农历八月初三,俞明标出生在新湾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家里6个孩子,俞明标排行老大。

彼时的萧绍平原,钱塘江的南沙一带连年遭受坍江之苦,农民还深受地主豪绅的压迫和剥削,吃不饱、穿不暖,日子的苦可想而知。

作为家里的老大,又是儿子,俞明标从出生起就意味着要肩负起更多的生活重担。他从小就要扛着锄头在地里干活,得空了还要照顾家中年幼的弟弟妹妹,生活的艰辛让他看起来是如此的瘦弱。

12岁那年,他就从新湾赶到宁围一带,帮助打理40亩的棉花地。也从这片棉花地开始,俞明标就与宁围结下了一辈子的缘。

20多岁的俞明标把家安在了宁围,几个孩子也先后出生。“我们一共七兄弟姐妹,而且小时候身体都不太好,总是生病,对家里来说又是极大的负担。”二儿子俞先富回忆,母亲要在家照料孩子,只能是父亲起早贪黑地干活,他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家生计。

在俞先富的印象中,父亲一直都是话少且温和的人,不会对他们有过多的言语上的嘘寒问暖,但子女们都知道,父亲一直是默默无闻干活,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家。

“由于爷爷奶奶去世得比较早,父亲那个时候不仅要养自己的孩子,还要养两个年龄尚小的弟妹。”俞先富记得很清楚,由于考虑到他们家比较贫困,公社还安排父亲去挑猪粪,多赚点工分。“我爸身材比较瘦弱,一担猪粪起码有130斤,每次看到他挑起来的时候都要深吸一口气,才能站起来,就觉得他很不容易。”

“我爸就是一个很有担当的人,对弟妹来说是一个好兄长,对我们儿女来说,是一个好父亲,用肩膀扛起了我们一家人生活的重担。”俞先富说。

父亲对家庭的付出,小儿子俞张富也一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说:“父亲虽然话不多,但用实际行动指引着我们,让我们养成了做事认真、踏实的品格,这一点对于我后来的创业之路有着很大的帮助。”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文/记者 龚洁 摄/记者 陈源  编辑:张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