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李小龙,一个大连男人,8年前因为女友来到杭州,爱好戏剧,唱青衣,后来跟女友分了,他倒是在杭州扎根下来,白天是英语老师,晚上在大华书场说相声,演出费100元一场,来回打车再加吹个头发,还是亏的。他走哪唱哪,连“文三路文二路”这样的路牌都唱出韵味来。
学生常常组团来看老师演出
李小龙,1989年生,初中英语老师,也是大华书场的专业演员。
如今,大华书场的剧目可比以前丰富多了,除了评弹,还有相声、越剧、京剧等。李小龙就是说相声的。
李小龙的家乡在大连,他从小萌生的“舞台梦”,直到来了杭州才算真正实现。
2019年6月,他第一次在大华书场登台,表演《杂学唱》。“不记得当时的细节了,只记得我候场时紧张到站不住,不停喝水,浑身发抖。”那场表演很成功。
在大华书场的这两年,李小龙养成了随手记灵感的习惯: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梗和笑话,或者特别引人深思的内容,他都会打开手机,记录成笔记。这些碎片会变成每周表演的新内容。
来杭8年,李小龙白天是英语老师,晚上是相声演员。周末时,他的学生常常组团,过来刷老师的节目,这让他很有满足感。
李小龙在闲林买了房,成了“新杭州人”。在那些没有表演的晚上,他就在家里等搭档下班,两人从晚上9点排练到11点,再迎接当周的正式演出。
“每三个月更新表演内容”是大华书场的不成文规矩。正因如此,书场的演员没有一天懈怠的。
在杭州拜了师父登了台
书场里有很多像李小龙一样的杭漂艺术家,也有很多跟他一样年轻的学艺人。
李小龙从小就醉心曲艺。他被外公外婆带大,两老最爱京剧,所以李小龙的“初恋”算是京剧。
开始时他隔三岔五往京剧团跑,跟门口的售票阿姨混了个脸熟。一次,他去的时候正遇到一位喜欢的京剧老师,一旁的售票阿姨见了,就对老师说:“这孩子热心得很,天天过来看剧,你要不要收了当徒弟?”
从那天起,李小龙开始背着家里人学京剧,连外公外婆都不知道。
后来,他长大了,也想正式走戏曲这条路,无奈家里人一致反对,他只好跟京剧团“分手”,老老实实地经历高考、上大学。
大学时,一次偶然机会,李小龙听了一场越剧,那吴侬软语声一下子俘获了他的心。
“我要去南方”这个念头冒了出来,鞭策着他在大学毕业后,来到了杭州,又在偶然间来到了大华书场。
“唱戏曲是不能了,中间断了那么些年,身段已经矫不过来了……由于相声和戏曲有相通之处,我便选了相声,拜了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曲艺家协会理事、杭州市曲艺杂技家协会副秘书长叶明珠为师,后来顺利登上舞台。”李小龙感慨,如果真的热爱曲艺,一定要从小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