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星期后,小杨被爸爸送回了老家,跟留守的奶奶生活,还入读了当地的初中。可没读几个月,老杨又接到了儿子的求救电话,听得他心软了,“他说老家中学里没人读书,拉帮结伙的,还是打架、打游戏那一套。他跟着我在外头那么多年,老家没朋友,天天给人欺负、给人打,实在受不住了,求我把他接回来。”
自此老杨死了心。他把儿子接回杭州,让他好好在家呆着,每天扫扫地、做做饭,熬几年,就能出去打工了。为怕儿子再走歪路,他一分钱也不敢给他。
后来,小杨背着爸爸在大街上闲逛,遇到了流浪的小王。“我一看他就是个小偷。”小杨收住方才悄悄流的眼泪,跟沈建平说,“鬼头鬼脑,穿得破破烂烂,但抽中华。”小杨上去问小王,能不能带他一起混,小王点了点头。
民警们此时的视线,又都集中到了小王身上。老杨虽然对儿子喊打喊骂,关心却出于赤诚,而小王的爸爸,连现身都不愿意。大家跟杨家父子谈话时,小王一直抱膝独坐在角落,脸埋在臂弯里。
沈警官走过去,问小王到底怎么回事,他猛抬头,几乎是哀求的口吻说了一句:“叔叔,我不要见我爸,我就想回老家。”
小王的家事,比之小杨,实在难说谁更令人感叹唏嘘。
他一家8口人,全靠妈妈一人打零工供养。在小王印象里,虽然爸爸身体健康,但从不出去工作,而且在家有着绝对的权威,全家人都挨过爸爸的打。
这几年,他跟着爸爸妈妈来到杭州,作为唯一一个跟在爸爸身边的孩子,更是吃了最多的打骂。直到前两个月,有一天爸爸发火,吼他“滚出去”,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解脱”了,身上带着几十块零花钱,逃离了这个家。
之后他天天睡公园,并利用自己从小在大山里爬上爬下练出来的身手,干起了入室盗窃。
小王的愿望,是回老家跟留守的奶奶、姐姐、妹妹们一起生活。民警们上门找到了小王的爸爸。小王的爸爸答应把儿子送回老家,希望他能在一个更温暖的家庭环境里走回正路。
前天傍晚,沈建平不放心小杨,又跟同事们去了杨家父子的租房。小杨正坐在门口淘米,他告诉民警,爸爸跟民警们谈过之后,这两天脾气好了很多,没再给他吃过巴掌。
跟父子俩坐下来协商了一番后,沈建平主笔,由父子俩口述,给这对父子写下了一份“父子协定”——
现有父亲×××、儿子×××,为将来美好生活约定如下:一,父亲不得随意体罚儿子;二,父亲每周给儿子50元零用钱,儿子要合理规划使用,明确告知父亲用途;三,当周50元零花钱没用完的,视情增加下周的零花钱,由父子协商而定;四,儿子保证每天上午9点到晚上7点在家,未经父亲允许不得外出,晚上7点到9点可出门打篮球;五,儿子有早上睡懒觉的权利,父亲不得随意干涉……
除了父子两人,作为见证的沈建平警官也在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