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转移出来65位居民的房子,都有点历史,有点故事。
洽丰里在将军路西头,靠近西湖,成排的石库门建筑,1950年秋天,杭州第一个由人民政府创办的越剧团——民艺剧社,在洽丰里成立。当年越剧团里身穿灰布制服的女孩,列队走在延龄路(今延安路)上时,常常吸引路人驻足。
泗水新村坐落在将军路以北、浣纱路以西、吴山路以东、国货路以南,以前是日本军队的慰安所旧址。
走了三五分钟,张大伯家就到了。马翔敲门,无人应,就和我在门口等了十分钟。
马翔说:“其实张大伯前天晚上已经‘逃’出去过一次了,到了凌晨才把他找回来。”
看来干等是等不到了,马翔决定先回一趟社区办公室,一一电话居民,通知他们不要着急退房,万一下午台风大起来。
刚进社区门,社工章大姐递给马翔一张纸条,说刚刚有人打进社区值班电话,想出力帮忙,给居民送面条。
马翔问“谁啊?”
“对方不愿说,只知道姓李,出差来杭州,说在电视上看到社区转移了很多老年人在酒店避台风,想帮着解决吃饭问题。”章大姐说。
马翔抬眼看钟,11:15,正是要吃中饭了,他马上拨通了李先生的手机,对方说,面已经在奎元馆买好了。两人约好在将军路4号靠近浣纱路的巷口碰头。
涌金门社区孔蓓蕾书记、马翔等四位社工在巷口等,没多久,一辆绿色出租车停在大家跟前,车上下来一位穿红色T恤、黑色休闲裤、皮拖鞋的中年男人,他利落地打开出租车后备厢,说:“面来了。”
大家忙着“卸货”,章大姐随口问:“什么面?”
李先生说:“两种面,片儿川和肉丝虾仁面。”
他又补了一句,“我把勺子也准备好了。”
大家说这么好的勺子啊。“三块钱一个,我买下来了。”李先生笑笑。
20碗面,10碗片儿川、10碗肉丝虾仁面,20个勺子,一共550元。
社工们端着面散去,李先生也没有寒暄,也没说再见,头也没回,就上了出租车。我追上去问他姓名,来自哪儿,他冲我一笑,摆摆手,招呼司机开走了。
下午快5点了,风雨稍稍小了一些。马翔的手机又响了,是送面人李先生打来的,他问居民们的晚饭还要不要解决?酒店的房费可以由他来付。
马翔说,刚刚接到消息,台风已经在舟山登陆了,对杭州的影响会逐渐减小,社区已经通知居民们可以回家睡觉了,晚饭各自回家自己烧了。“谢谢谢谢!”马翔一连说了好几个谢谢。
晚上6点半,我拨通了李先生的手机,显示温州号码。他正在吴山广场和朋友吃饭。
李先生说,自己48岁,浙江台州人,在温州长大,在杭州有一家企业。这次来杭州办事,因为台风就没出去待在宾馆里看电视,知道了这个事情后就想出点力。
他说他对杭州有感情,在这里上的大学,原浙江医科大学药学系1986级毕业。
关于台风,他还说了一个小故事——
小时候记忆里温州的台风特别多,有一年台风特别大,家里房梁要倒了。我的四个姐姐一个妹妹,加上我自己还有外婆,几个人把桌子、椅子一层层叠起来,最后爸爸爬上去咬着牙把房梁给顶住了。台风来了,人多力量大才能顶过去。
晚上10点,风雨停息。李先生在杭州再住一晚,第二天就回温州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