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1点30分,面送到了将军路4号巷口。左二就是送面的李先生。
李先生奎元馆买的20碗面。10碗片儿川、10碗肉丝虾仁面,他还不忘买下了奎元馆的20个勺子。
昨天8:00,开元路如家快捷酒店509房间,我和马翔约在这里见面。
马翔是杭州湖滨街道涌金门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前晚,社区在这家酒店包了33个房间,转移了辖区65位住在老旧危房的居民来这里避台风“灿鸿”。这些居民来自于泗水新村、饮马井巷、洽丰里,房子的建筑年龄都在80年以上,很多还是木结构。
509房间的门只敲了一下,马翔就出来了,里头还有一位大伯,68岁,就是前晚转移到这里的居民之一。他的右脸颊上有一块血痕。
社工马翔是来叮嘱大伯去医院看伤的。前晚9点,大伯想在台风到来前修好家里的电线,不料一个踏空,电线刮伤脸。
从509房间出来,马翔又去了三楼一个房间。
这里住着一对母子,妈妈,慈眉善目;儿子机灵的眼神打量着陌生人。这家的男主人在监狱服刑,属于贫困户,社区里一直照顾着母子俩。
儿子在练字,妈妈说担心被台风关太久,就把儿子作业本带了出来。儿子语调兴奋,说:“酒店房间比家里大多了,亮多了。”
马翔拉住他的衣角,用力拽了拽,鼓励说:“小伙子,台风天保护好妈妈。我刚给你上过消防安全课,家里房子的木楼梯特别陡,千万当心!”
三楼还有间房住着一家六口,分别是37岁的黄阿姨和她7岁的儿子,还有暑假带着儿子、女儿来杭州旅游的外地姐姐。
但是,马翔敲门敲很久,里面都没有应答,马翔自言自语:“不会跑去西湖边玩了吧?”
马翔今年36岁,杭州男人,开过财会用品小店、当过派出所接待员,三年前应聘到涌金门社区做综治协调专管员,负责社区居民的矛盾调解、信访受理、普法教育等事情。
马翔皮肤黝黑,握手温暖有力,他身穿雨鞋、牛仔裤、防风衣、走路带风,手中的两只手机交替地不断叫响。
听他在电话里迅速交办了几件事情,果断干练。“哦,好的……哦,好的,我马上去办……”“啊,发烧啦?我马上去买药送来。”
买药、买水这样的事情,前夜到现在,马翔已为转移来的居民跑了好几趟,花了200多块钱。他月工资三千出头,平时类似要垫钱的事常有。
我看马翔手机不停响,问他有没有给家里打过电话。
他说,前天打过了。一个电话是告诉妈妈晚上自己不回家吃饭了。还有一个是晚上10点半打给女朋友的,结果女朋友反问他是不是忘记她生日了,他才恍然大悟,忙得忘了这件重要的事!说到这里,马翔一脸的尴尬。
马翔左手戴了一只黑色小米手环,我翻看了他最近两天的走路步数,7月9日7560步,10日22000步!这一天,正是转移居民的紧张时刻。
为什么走路的量突然多了两倍?
马翔笑了,说:“10日上午社区孔书记部署了转移任务,我挨家挨户统计人数,下午又一家家做动员工作,很多老年人恋家,脾气也倔,不肯去宾馆,有几户跑了好几趟才说服。就算是最后住到酒店来的,还有‘逃’跑的呢,还要出去找回来。”
马翔此刻惦记的正是一位“逃”走的张大伯。80岁了。
早上马翔给他送早饭,服务员说人刚走,马翔追出酒店门口,塞给大伯两个包子,大伯答应,溜达一圈就回来。
已经是上午10点了,张大伯还没有回到酒店。外面的雨越来越大,风呼呼地响,电视里说,杭州市区的风力已经达到8-9级。
马翔果断地走出酒店,要去寻找“潜逃在外”的张大伯。撑开伞,人在风雨中已经站立不稳,地上都是被风吹断的梧桐枝。
张大伯家住饮马井巷。
饮马井巷有直饮马井巷和横饮马井巷。明代时有张司马居于此,原名张司马巷;因巷内有井,水井位于横饮马井巷东端,水泥六角井圈,又称义马井巷。另一说,清朝时附近有清兵养马场,在巷口挖井饮马,故称饮马井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