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能在课间开展有意思的文娱类活动,让课间活动更有秩序。”“我们希望能推广时间管理法,比如开展时间管理挑战赛、建立时间管理小组、推广时间银行制度……”
最近,杭州市行知小学召开了少先队代表大会。收到的68项提案中,有8项提案都紧紧围绕着学生的课间(午间)生活。在提案的缘由、方案中,同学们共同关注到了学校的铃声变化、课间时间调整,以及班级、自我的时间管理话题。
这些变化,都是行知小学取消上下课铃声后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今年4月,行知小学、行知二小在三校区全面推进“无铃声”改革,覆盖4000多名学生。原先的全校统一响铃模式,变成了一班一铃声,由各班铃声管理员负责按铃,提醒全班同学和老师上下课。校园安静下来,学生也更加自律。这一改变由都市快报首发报道后,一时在教育圈、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这个学期,行知小学正式推出无铃声2.0版本,在长短课、铃声提醒方式等方面又做了进一步的探索。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场静悄悄的改革,并不仅停留于学校、老师层面的执行,而是逐渐唤醒了学生的内驱力,以及他们对于自身时间管理的思考。
各班启用番茄时钟
进一步提升时间管理能力
“没有铃声了,那学校还是学校吗?”“学生只顾着看时间,影响上课专注度怎么办?”“没有下课铃声了,老师的拖堂会不会更严重?”今年上半年,围绕着“无铃声”的各种顾虑、声音,时不时在提醒着学校,要继续深入地探索学生的自主时间管理。
杭州市行知小学、行知二小校长楼叶通说:“这些来自家长和网友的声音,我们也一直在关注。我们吸收了大家的意见,积极地打补丁。比如为了防止老师拖堂,我们在学校里设置了无铃声监督信箱,学生可以匿名反映。我们也会相应地进行核实,与相关老师谈话,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上学期结束后,学校对于无铃声1.0版本的实行情况进行了复盘,也从学生、老师处了解了实际操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大家反映上来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有部分学生为了准时敲响上下课铃,影响了上课的专注度;二是师生纯粹地为了时间管理去关注上下课时间,而忽视了背后的职责和任务驱动。
针对第一个问题,学校在今年的11月中旬推出了二代时间管理法——番茄时钟。原先,各班的铃声管理员使用的工具是一个圆形的按铃,同学们主要通过自己的手表和教室墙上的时钟确认上下课时间。
而升级过后的新工具,外表就是一个可爱的小番茄,时钟上的刻度以5分钟为一个单位,自带倒计时功能。五(1)班的时间管理员马一宁和张云戬同学介绍:“上课了,我们就可以把时间拧到40分钟,到点之后它就会打铃提醒你,这样我们就不用经常去关注时间了。时间一长,我们心里对一节课的时长也会有大致感知。”
除了校园里统一使用之外,很多孩子说,自己在家也有使用番茄时钟的习惯。
杨清扬同学是班上公认的小学霸,对时间管理也很有心得:“我从几年前就开始在家里使用这个番茄时钟了,我有时候会在番茄时钟上给自己定一个小时看书时间,铃响后休息10分钟。这样的好处是在这一个小时里,我更容易注意力集中,思绪也不容易被打断。”
随后,记者走入几个班级进行随机调查,平均有1/6以上的学生家中备有番茄时钟,最多的一个班级,全班46人中,有12人在家使用番茄时钟,大部分同学对于这个新工具的接受度普遍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