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微创外科治疗宫颈癌存在缺陷?杭州医生带着这种新术式亮相国际舞台,提供破题新思路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4-08 19:34   

都市快报讯 三月上旬,第25届欧洲妇科肿瘤学大会(ESGO 2024)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作为欧洲规模最大的妇科肿瘤学会议,这次会议致力于通过预防、护理、高质量的研究和教育提高妇科癌症患者的健康和福祉。

会议上,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妇瘤外科专家朱滔教授作题为《早期宫颈癌的改良微创与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中期分析》的口头报告,并首次公布了由中国研究者发起的微创宫颈癌对比开腹宫颈癌手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MLACC)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中期分析结果。对此项研究成果,大会专家给予高度肯定及赞扬。

科研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临床。对于广大宫颈癌患者来说,这项研究成果有何积极意义?

传统微创外科治疗宫颈癌存在较明显缺陷

2018年,一项由浙江省肿瘤医院参与,主要对照微创手术治疗宫颈癌及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研究(LACC)中发现,传统微创手术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缺陷。“总体来说,宫颈癌的微创手术在临床运用的时间很短,相比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开放手术,存在临床数据缺乏、技术手段及器械设备发展不足等问题。最重要的一点,随着肿瘤治疗‘无瘤理念’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传统的微创手术治疗中,存在肿瘤细胞腹腔播散的风险。”朱滔教授解释,比如在切除宫颈肿瘤,或者将已经切除下来的宫颈肿瘤取出体外的过程中,瘤体有可能不慎暴露在腹腔内,体液沾染都会导致肿瘤细胞脱落,一旦肿瘤细胞播散开来,就会增加癌症复发或转移的可能。

基于这项研究结果,国内外多项指南摒弃了微创外科治疗宫颈癌的手段。

“对于患者来说,最看重的就是如何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做到创伤小、恢复快,这也是医生一直朝之努力的方向,而微创是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不应该被轻易放弃。”

抱着这样的想法,基于浙江省肿瘤医院参与LACC研究的经验,同时,在长三角地区妇科肿瘤协作组的大力支持下,自2020年开始,朱滔教授团队联合安徽省立医院申震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沈杨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小军教授,针对传统微创手术的缺陷重新设计、改良了宫颈癌微创手术方式并同时开展III期随机对照研究。

悬吊+捆扎 SLOTH(树懒)式微创手术

贯彻无瘤原则仅用三根线

经过多次讨论、设计、改良,最终,研究团队创新发明了无瘤技术管理下的SLOTH(树懒)微创术式。

“‘树懒’其实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大家想象一下树懒倒挂在树上的样子——前肢抓住树干,上半身悬吊;后肢牢牢扒住树干,下半身与树干紧紧‘捆绑’。”朱滔教授提到,解决传统微创手术治疗宫颈癌缺陷的破题关键就在于“悬”和“捆”二字上。

手术过程中,先通过牵拉在左右宫角缝合的线,在不触碰肿瘤的情况下将子宫悬吊起来,然后在切割标本时用另一根倒刺线将肿瘤下端捆扎起来,束一个口,将肿瘤完整地包裹在内,切除肿瘤时直接沿着捆扎口操作。如此一来,既没有触碰肿瘤,也没有让肿瘤暴露在腹腔内,避免了肿瘤的播散和腹腔内的种植,贯彻了无瘤原则,保证手术效果。

研究中,共有100多例患者入组接受了SLOTH式微创手术,随机对照接受开放手术的患者,取得了同样的治疗效果。经过平均一年的随访,目前,这100多例患者中无一例复发。此外,微创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优于开腹组。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把控,比如研究人员的资质、入组患者的选择、术后效果评估等等,都有相应标准化的流程,力求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朱滔教授强调,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特定器械,仅用三根线就可以完成,省去了器械开发的成本。如果将来能成功运用到临床中,非常便于推广。

从启动至今仅三年多,这项研究结果毫无疑问是长三角地区妇科肿瘤协作组的一项重大的成果,而对于主研单位浙江省肿瘤医院来说,得到国际会议上专家们的高度肯定与赞扬更是一种激励。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张慧丽 通讯员 马华君 王屹峰  编辑:管鹏伟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