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10分钟,杭州做得怎么样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11-29 11:45   

“螺蛳壳”与表情贴的背后

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破题的阵痛。

午后的阳光,照射在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凤起校区)仅仅3000平方米的小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的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跳绳、踢毽子、练投篮……场地虽不大,孩子们却玩得不亦乐乎。

这座藏在杭州市中心的学校,占地面积不大。放眼望去,主要的运动场地就是小操场和沿着教学楼建起的三条塑胶跑道。

“我们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杭州市长寿桥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金颖苦笑着拿出一组矛盾感很强的数据:如此狭窄的校区内,容纳了22个班、千余名学生。

虽然场地不大,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金颖仍然坚持不能因噎废食,“对课间活动‘严防死守’是不可取的。学校是学生的,他们才是学校的主人,也有权安排自己的‘课间10分钟’。”

在这片小小的场地上,每个月都会进行一场阳光体育小竞赛。小竞赛以班级为单位,要求每位学生都参加。“比如这个月的竞赛项目是三跳,日常的课间10分钟孩子们就会自发练习。” 杭州长寿桥教育集团副校长张冰认为,这既丰富了“课间10分钟”的形式,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也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比赛项目则是因地制宜,拔河、传球接力、来回接力跑、跳绳等对场地要求不高的项目都在备选之列,“这些项目不少来自学生自己的建议。”

实际上,给孩子们极大的自由度去丰富“课间10分钟”,对金颖而言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背后的压力不小。“校区学生多,活动场地有限,课间难免会有磕碰情况。”金颖坦言。

除了“螺蛳壳”里的尴尬,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影响“课间10分钟”的原因还有很多,教师拖堂就是其中之一。在去年每月一次的督导中,洪涛发现个别老师存在拖堂或是要求学生在课间订正作业等情况。“我们都形成了督学报告,及时反馈给了学校与老师。”

小学六年级学生钟知非(化名)的吐槽,很有代表性:“拖堂2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下了课上个厕所都要排队,哪还有空去玩?”

对于这种做法,老师们也有看似不得已的苦衷。一位一线教师吐露心声:“学生违纪,学校监察部门会扣班主任的量化分数,有损绩效评比等级。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占用部分课间时间既能让学生降低安全风险,又能巩固知识点。所以即使不提倡,但偶尔还是有老师会这么做。”

“我们不否认这样的现象可能个别存在,但问题在于,拖堂占用课间休息时间,一身疲态去上下一节课的学生,就真能提高学习效率吗?” 杭州育才登云小学副校长许霜霜反问,“我们第一件动刀的事,就是规范课堂时间,将老师不拖堂这件事彻底执行到底。”

在育才登云小学的教室门口,记者见到了一张“每日课堂表情包”。每节课后,孩子们都可以给老师贴上“笑脸”或“哭脸”,作为课堂评价。这个学期,往日深受孩子喜爱的王梅老师就收到了第一个哭脸,“当时有孩子提出的问题讲到一半,就想趁热打铁一口气讲完。”

王梅回想收到“哭脸”时的心情:“说不委屈,肯定是假的。但后来想明白,这个哭脸代表的是孩子伤心了。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经过40分钟集中注意力的学习,他们也很想出去放松一下。”

和“课堂表情包”制度共同开展的,还有写进课堂教学规章的“确保有10分钟左右独立作业时间”。“这可以提醒老师,课堂作业必须要在课堂时间内完成,在授课之余要留出时间,而不是一讲到底,到课间休息了都停不下来。”

“用好10分钟,要先上好40分钟。”蒋锋说,这是一堂不断自我提升的必修课。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张彧 张梦月 李睿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