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15%-18%
发病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
10月29日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卒中识别早,救治效果好”。
脑卒中就是大家常说的“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王伟平主任医师说,脑卒中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血管堵塞引起的叫“缺血性脑卒中”,也称“脑梗死”;血管破裂引起的叫“出血性脑卒中”,也称“脑溢血”。
不论是“脑梗死”还是“脑溢血”,都是发病急、后果严重,如果抢救不及时,大部分病人会留下轻重不同的后遗症,比如行动困难、感觉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或听力障碍等。王伟平说:“通常来讲,出血性比缺血性更凶险,因为血管破掉了,有时候血肿很大,马上就致命了。”
在以往的观念中,脑卒中总被认为是老年病,上了年纪的人才是中风的高危人群。王伟平根据临床经验表示,现在脑卒中的发病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男性居多,缺血性脑卒中更常见且一直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青年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15%-18%。超过50%的青年卒中患者,存在脑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90%的卒中可以预防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须改掉
王伟平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熬夜等),在中风发病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有早发心脑血管病的家族史,如动脉硬化、烟雾病、卵圆孔未闭等,或是高血压、高血脂(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糖尿病等,也都是中风发病的高风险因素。
“卒中,重在预防,多达90%的卒中是可以预防的。”王伟平说,在影响卒中的因素中,年龄、遗传因素没办法干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减少卒中发病和复发的关键。一级预防是指疾病发生前对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包括生活习惯调整和药物调整。二级预防是预防已有卒中症状或再次发病。尤其对年轻卒中患者来说,预防尤其重要。
“熬夜、‘996’、饮食不规律、经常吃外卖喝奶茶、久坐不爱运动、精神压力大,这些都容易造成血栓,我全占了。”
“工作强度大,时间长,每天神经紧绷着。吃喝方面得不到保障。”这是网友们看到“第一批90后成为中风高发人群”新闻后的留言。
王伟平提醒:中风的预防非常重要。戒烟少酒,适当运动,不要熬夜,养成健康低盐的饮食习惯,长期保持合适的体重,重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检查与治疗,切实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