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国际化综合科教创新平台
对浙江而言,北航中法航空学院更重要的作用是为高等教育发展再添一翼。
相比经济发展取得的亮眼成绩,高等教育多年来被外界视为浙江发展的短板。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浙江共有60所本科院校,其中仅有3所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与周边上海、江苏等有十五六所高校入选的省市相比,差距不小。
再以杭州为例,在各类城市排名中,尽管城市资金总量、上市公司数量、财政收入等多项数据亮眼,但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却成为和兄弟城市比较时的短板。但高水平大学的数量不足,会直接影响可留的人才数量。
放眼全国,在高教赛道发力已成为多数省份和城市的共识。应该说,当下浙江补高等教育短板的心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在此之前,浙江已做了不少努力。如吸引“双一流”高校来浙江设立研究院就是重要一招。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等都是近几年引入浙江的。
但这些高校研究院功能更偏向科研机构,招收本硕起点的少量硕博生,教授们也多在各地兼职做科研。而从高考起点培养人才的北航中法航空学院,会给浙江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更多的人才和资源。
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洪冠新透露:北航中法航空学院的师资队伍主要由4部分组成,北航派驻杭州的教师、ENAC派驻杭州的教师、全球引进的外籍教师、全球招聘的落属地教师。初期阶段,北航和ENAC派驻的教师是主要力量。接下来,该学院计划全职引进100位外国专家和教师,为他们搭建国际化学科交叉发展平台,使中法航空学院成为国内最大的中法合作人才培养和科技交流示范基地。经过3到5年,外籍教师团队将成为该学院最大亮点。
北航中法航空学院还计划充分利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全球招聘吸纳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师资落户杭州,组建形成中法航空学院办学的骨干力量。不仅如此,北航中法航空学院将以“1+N”的国际合作模式,进一步引入法国及欧洲的一流高校,搭建多维立体的合作伙伴网络,引进全球优质师资团队和教育资源,构建国际化综合科教创新平台,实现中外优质教育资源深度融合。
在竞争激烈的高教赛道,北航中法航空学院正成为浙江高教强省建设中的重要一子。
重点学科方向是浙江急需
作为北航中法航空学院首任“掌门”,又是航空领域的资深教授,回到老家杭州任教的洪冠新此行还肩负着另一个任务:带领学院支撑浙江“民航强省”战略建设需要。
民用航空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和引擎。近年来,浙江一直在努力补短板,建设民航强省。
2018年7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民航强省的若干意见》。2021年5月省发改委、省交通厅又印发《浙江省民航发展“十四五”规划》,将航空产业作为“十四五”期间着力发展的科技新赛道,提出“做大做强航空航天产业”。
洪冠新认为,中国已是世界航空运输大国,未来20年,我国航空产业需求还将持续高速增长。而浙江,已通过标志性项目、高能级平台、优势特色企业、大院名校等,加速集聚、带动牵引省内航空航天产业快速发展。
同时,国产大飞机强势崛起,自主制造的国产商用大飞机开始走向全球市场,重塑全球商用飞机市场格局。在此次国际行业的变革中,拥有多家国产大飞机配套企业的浙江,更需要唱响自己。
在这些利好背景下,各地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时都存在人才紧缺的现状。“我看到媒体报道,预计到2030年,浙江省航空航天产业领域从业人员累计新增需求7.75万人。”洪冠新分析,面对巨大需求,目前浙江的人才缺口比较大,特别是“高精尖”人才。
北航中法航空学院专业设置目标很明确,即面向民用航空领域的高端急缺方向开展人才培养,重点学科方向是目前浙江急需的适航技术管理和航空交通运输。这些专业也是北航和ENAC各自的优势学科。
“为了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我们的学生需要完成三段式实习环节,包括1个月的认识实习、3个月的工程实习和6个月的毕业实习。”洪冠新说,该学院最终的培养目标是为浙江乃至全国的航空产业和航空科技的发展储备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
前不久,浙江空管分局局长周凌专门前往北航中法航空学院走访调研。“北航具有高端人才集聚、学科交叉融合、行业背景深厚等硬实力,是浙江推进民航强省建设的强引擎,通过对民航建设的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将进一步增强民航发展的软实力。”周凌说,分局作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和地方持续健康发展,服务航空运输安全、高效、经济、绿色发展的单位,将着力推进“智慧空管”的数字化转型任务,很期待能与学院携手推动浙江民航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