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小学毕业时曾想过换工作
但这份工作做得挺开心
听了校长和老师们对自己的各种赞美,施大姐说,“我感觉我做的这些,都很正常的,我这个人的性格,就是比较操心、劳心。”
她说,其实刚开始做保洁的时候,自己没有经验也不专业,也是慢慢摸索出了一些方法,现在已经很顺手了。
小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她也想过要不要换个工作,“但同事们都很合拍,大家都很有感情,都叫我不要走”。
现在和施大姐一起做保洁的,很多都是和她一个村子的小姐妹,“一开始来学校工作,都是和我差不多的情况,家里孩子在学校上学,现在好多也都做了五六年了,大家都觉得虽然工资是低的,但氛围是好的,做得挺开心的。”
“领导也很认可我们的,每次开会,校长都会提到我们后勤组,都会表扬我们。”施大姐说,最让她感动的是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冷,学校老师看见他们在扫操场,就去买了加厚的手套和围巾给他们,“真的很感动。”
现在,施大姐的大女儿已经工作,小儿子也已经上高中住校,“辞职在家也无聊,不如再做几年,就当锻炼身体,辛苦是辛苦的,但心态要好。”
在学校当保洁员也是一种言传身教
一所学校就需要这样的正能量
比施大姐晚两年到学校上班的董大姐,也是听了施大姐的介绍,感觉到学校上班挺好的。
“前阵子我隔离在家两天,我包干区的活,她都帮我做掉了,我很难为情,说要划点钱给她,她说‘不用了,你不是也经常给我帮忙的,我只要叫一声,你就来了’。” 董大姐说,大家有时也叫施大姐“老大”,“老大”一说哪里要干活了,大家就一起去把活干掉,大家都很客气,也都会互相帮助,“就很开心的”。
“我们在学校其实也接受到了很多正能量。”49岁的董大姐说,自己是儿子读四年级时到学校当保洁员的,“我们在学校干活,对下一代也是一种言传身教,要让下一代也有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他有空的时候,我也会叫他来帮忙。”
“一所学校的好风气,就是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来支撑的。”项一喜校长说,在学校,其实所有的人和事都是育人资源,施大姐这些保洁员对待工作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师生员工,“一位普通的保洁工人都能这样爱校如家,我们的老师也一样能做到爱生如子。这是一个双向奔赴、互相照亮的过程,这就是教育最美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