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二院第五届广济创新项目大赛成果累累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1-21 08:35   

设计开发肾上腺静脉采血专用导管

肾上腺静脉采血不再难

采血时间节省到1个小时

血管外科副主任刘震杰、何敏志医师带来的《肾上腺静脉CCF集束化采血技术及采血套管组件》成果,在此次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他们聚焦一种顽固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与分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占顽固性高血压的11%,在国内拥有1500万患者。该病主要分醛固酮瘤(约30%)和特醛症(65%)两种亚型,且两者治疗完全不同,因此在肾上腺切除术前必须要进行肾上腺静脉采血。

但采血并不容易,由于肾上腺静脉变异多,肾上腺静脉细,在二维图像上不易识别,右肾上腺静脉变异多,开口短,左肾上腺静脉易受膈静脉干扰。因此总体成功率低,一般的医院可能50%左右,特别优秀的才能做到90%以上,国内大部分医院未能开展。

“另外,卡住脖子的是国内外没有专用的导管导丝等耗材。”浙大二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刘震杰、主治医生何敏志积极进行科研攻关,自主设计开发了肾上腺静脉采血专用导管。“这项成果在临床运用后,采血成功率从原先70%左右,提升到90%以上,采血时间也从原先3个多小时,节省到1个小时。”

给肺结节插上小红旗

患者可日间完成肺结节切除术

放射科闵捷在此次大赛中获三等奖,他们研究的“CT引导下肺结节微弹簧圈精准定位穿刺针组件”,是专为肺结节定位的定位装置。

随着高分辨率CT的广泛应用以及体检的普及,大量早期肺癌(如原位癌、微浸润性腺癌等)得以在提前发现并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这类病灶通常在5mm-30mm,CT表现为磨玻璃密度或混合磨玻璃结节。但由于在手术中肉眼难以观察或触觉准确定位,使得手术过程中需扩大手术范围,导致大量的正常肺组织被切除,同时大大增加了每台手术的时间,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肺功能的保存,降低了医疗效率。

作为放射科医生,闵捷主要负责的是术前准确定位。而目前临床中尚没有专用的肺结节定位装置,只能以乳腺定位针、微弹簧圈、美蓝、吲哚菁绿等替代品辅助定位。

“我们采用将微弹簧圈预装载到带有刻度的穿刺针中,再为之设计一种专用的带有刻度的推送杆,能够实现肺结节的精准定位。”闵捷说,这就如同在隐藏于肺表面下的病灶上面插上了小红旗,手术医生可以通过小红旗快速准确地找到病灶并切除。

通过对穿刺针进行改良设计,团队目前能够对微弹簧圈的锚定位置、拖尾长度进行精准的控制,为患者尽量多地保留正常肺组织,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且实现了定位准确、节约医生操作时间的目标。研究表明,相比非定位患者,有术前定位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能缩短近一个小时。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陈彦汝 通讯员 方序 童小仙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