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失调,中医内服外敷温和调理很适用
有了胃病该怎么办?很多人的做法是,在没有症状的时候不管不问,而等到胃痛的时候吃两颗胃药缓解一下,就这样周而复始,药量一次次加大,胃病一点点加重,从轻微的胃溃疡变成胃出血、胃穿孔,甚至更严重的胃癌,当然同时还有其他的问题随之发生。
“在我的门诊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年纪轻轻就有严重胃病的人,一个个脸色发黄,多病缠身。每次我都会反问他们‘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你还能在事业上继续奋斗吗?’”王医生说,一定要在问题还没有进展到比较严重的地步之前,尽早调理好脾胃的功能。
大家知道吗?王来法医生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中医胃病专家,因为看好了许多人的胃病,人送外号“江南胃王”。而他从医30多年来,已治疗了30多万各类疾病患者。
他认为,中医治疗胃病,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标本兼治。任何生胃病的人,病的起因、变化都是不同的,但他经过30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胃病发生的关键是其元气不足,由此,造成胃的活力减弱,功能失调,动力下降,外邪乘虚而入,进而导致胃黏膜的损害,引发炎症、糜烂、溃疡、腺体萎缩,直至发生恶变。
因此,治疗胃病首先要恢复胃的元气,激发胃的活力,调节胃的功能,进而根据各种胃病的不同,采取合理对症、整体用药,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在临床中,王医生通过中草药内服、外敷和真空穴透三法合一的协同治疗来使疗效倍增。所谓的穴透外敷,就是将中草药敷于脐穴,然后结合中草药火罐的压力,使药物通过脐穴皮肤的渗透和吸收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达到病处,从而激发相关脏器的元气和活力,发挥治疗作用。而内服中药则是在胃黏膜处形成保护膜,抑菌杀菌,全面调理和恢复脾胃功能,预防胃病恶变。
脾胃养护,应做到“五要五不要”
现代医学认为,在疾病没有发生之前早做预防并阻止其发生是最有效的方法,而中医也同样重视“治未病”。所以,对于白领们最易发的脾胃问题,王来法医生也找到了相应的预防方法,总结起来就是“五要五不要”。
先来说说“五要”:一要唱,放声歌唱可以刺激呼吸,帮助身体和大脑吸入更多氧气,增强免疫力,促进循环,使胃内郁滞之气得到有效排泄。二要跳,可以是跳舞、散步等。三要笑,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笑100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船10分钟的运动效果。四要潇洒,接受“我改变不了的”,改变“我能力所及的”。五要忘记恩怨,学会做一个可爱的傻瓜,忘记他人的嘲笑与冷漠,快乐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还有“五不要”,对应的都是白领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坏习惯,从现在开始,就一一对照着慢慢改吧。
一不要饿了才吃。有句话叫“饥不择食”,顾名思义,当一个人饥饿的时候,常常不管三七二十一,将酸甜苦辣、冷凉温烫的东西一股脑儿塞到胃中。如此吃食,胃是要“提出抗议”的。因为胃有自己的好恶,有所能承受的极限,需要我们时刻细心呵护。
二不要渴了才喝。不少人因工作脱不开身,经常连水也顾不上喝,而体内一旦缺水,不仅会使人精神不振、口干舌燥、浑身乏力、消化不良等,而且还会造成肝、肾功能下降,毒性物质积蓄,使各种疾病得以乘虚而入。而口渴其实是体内已经严重缺水的表现,所以平时在渴感出现之前,就应少量多次补水,特别是多喝开水、淡茶或牛奶,更有利于健康。
三不要累了才休息。许多人误以为累了是应该休息的信号,其实是身体相当疲劳的“自我感觉”,这时才休息已为时过晚。有研究认为,疲劳过度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过多而黏液减少,使胃黏膜受损害。因此,不论是脑力还是体力劳动者,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都要适当的休息或调整。
四不要困了才睡。由于工作忙碌、家务繁琐,失眠成了不少人常年的困扰之一。其实,酿成“想睡睡不着”的原因,往往是“等到困了才睡觉”。因为,困倦是大脑已经相当疲劳的表现,长期熬夜会使人因神经系统过度紧张,而导致神经衰弱、溃疡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一系列疾病。
五不要病了再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