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之乎?”
唐代诗僧寒山的隐居地,在浙江天台最西面的街头镇。
这里很低调,初听会觉得镇名取得很随意,但这里却有着千年的岁月沉淀,绝对值得你去一趟。
古镇西面入口 挂有“古湖窦镇”清朝匾额
千年古井
比古镇历史还悠久的江南早集
街头镇一镇五名,历史却能追溯到公元580年前,清光绪秀才余昌濡在街头十景诗小序中写“该镇基于六朝,盛于元朝”。
北宋时,传说在老街龙母殿前有一块巨石,上有一处惟妙惟肖的人足形状,百姓认为是铁拐李的足迹,因此得名“仙人镇”。
明永乐十年,又因为在镇南边山间有湖有洞,又改称“湖窦镇”,现在老街上仍有清朝书法家梅人鉴所书“古湖窦镇”牌匾。
清康熙十三年,古街长且繁荣,周围乡镇都来这里赶集,因为这里是天台县西边最尽头的一个集市,又被改称“街头”。
1943年抗战期间,街头镇成为浙东行署所在地,管辖浙东18个县市,取其“古生嘉木祥瑞,山川风光秀如图画”之意,“街头”改名为“嘉图镇”;待抗战胜利,浙东行署撤销,又改回“街头镇”至今。“一镇五名”由此而来。
街头镇名字由来之一,便是这里的“赶集文化”,称作“市日”。
当地老人说,在还没街头镇时,这个集市就已经有了。因为街头镇地处天台、磐安之间,两地百姓便约定好,农历逢二逢七,镇上开办集市,持续一整天,百姓们可以来此交换买卖货物。
早晨7点多,天光大亮,集市已十分热闹。以镇上千年老樟树为中心,满街的货物,自家田里种的瓜果蔬菜、新鲜养殖的鱼虾水产、街头镇知名的寒山菜刀、老人家手工编制的笤帚竹凳……包罗万象。
走走逛逛,最多的是山中药材,令我大开眼界。
一颗颗黄色小梭子状的金樱子,可以泡酒泡茶,根有活血散瘀、祛风除湿、解毒收敛及杀虫等功效;叶外用治疮疖、烧烫伤;果能止腹泻。
黑漆漆的是村民“九蒸九晒”过的黄精。黄精可是好东西。摊主大哥用不太顺溜的普通话配合肢体语言,卖力地向我介绍:“这个吃了,补啊!”
集市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便宜。20元一件棉背心、10元一条加厚打底裤、10元7斤的蜜桔、5元一本的年历……
一位山东大哥告诉我,他拉着满满一货车的山东黄心大白菜,开了10个小时的车从山东临沂赶到街头,白菜价格也不贵,10元3个,估计当天差不多能卖完。
顺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向前走,却并不觉得拥挤,大家都慢悠悠地边逛边走,遇见心仪的商品便停下来与摊主还还价,遇见认识的熟人也要停下来打个招呼……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与人们的寒暄欢笑交织在一起,好一派活色生香的繁华景象。
逛过集市,在当地朋友的推荐下,去吃当地特有的小狗牛。
天台小狗牛,因其体型矮小如狗而得名,清朝时就被选为皇家贡品。
“寒山楼全牛宴”是当地人非常认可的一家小馆子,店里的小狗牛都是早上新鲜宰杀的。
不过,这小狗牛的体型真的跟小狗一样小吗?
老板将我们带去不远处的牛棚,小小的牛角,黢黑的牛鼻,体型真的比普通的牛小了一圈。“小狗牛确实是我国体型最小的牛种之一,但也不是每一只都那么小。”
店里有牛杂、牛排、牛血羹、牛肉面。牛血羹其实并不浓稠,更像是萝卜牛血汤,我最喜欢的是烧牛杂,肉质细嫩、纹丝紧密,清爽又有滋味,具有浓郁的山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