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大陆上的“金色跨越”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4-06 08:22   

我眼中的“地瓜经济”

作为不少浙江企业在德国的法律顾问,20多年来,我接触了许许多多浙商和浙江企业,见证了“地瓜经济”提能升级的过程。

早期,在欧洲的浙商基本从事餐饮、服装鞋帽贸易等初级产业。10多年前,一大批浙江企业开始走进欧洲,包括吉利、卧龙等通过并购、设立研发中心、建设制造基地等方式扎根欧洲。到如今,更有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企业来这里布局和开拓市场,这些新兴领域技术,欧洲很少有企业掌握。

眼下,尽管国际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加,“走出去”的客观难度越来越大,但欧洲市场和商界合作意愿依然强烈。一方面,很多企业因为疫情、能源涨价等原因发展陷入瓶颈,亟待注入活力;另一方面,一些隐形冠军企业创始人缺少接班人,希望有人接手。这些都是浙江企业的机会,期待浙江企业能够危中寻机,进一步实现“地瓜经济”提能升级。

(德国豪埃森律师事务所全球合伙人律师 张志远)

专家点评

“地瓜经济”提能升级要紧扣产业链主线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叶建亮

欧洲是浙江海外华人华侨的主要聚集地。海外华人华侨通过资金回流、海外市场开拓、回乡办厂等方式,极大支援了浙江经济的发展,形成极富特色的“地瓜经济”。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企业通过跨国并购、组建合资公司等途径“走出去”,学习先进技术、深耕海外市场、挖掘发达国家资源,并将优质资源引回国内,促进了内外对流的高质量循环格局构建,成为“地瓜经济”提能升级的有效路径。

面对当下复杂的国际政经形势,企业要打破新的壁垒和封锁,更好地“走出去”,关键还是要紧扣产业链主线。如果说本土企业“走出去”,根茎在国内,枝叶在海外,那么产业链就是藤蔓。枝叶和根茎的营养交换需要通过藤蔓进行——藤蔓是否粗壮,直接决定了内外资源交互是否顺畅。过去,一些企业通过“掐尖式”和纯资产型并购“走出去”。这些并购标的与企业并无产业链层面的合作关系,不仅难以对国内产业形成有效的提质增效作用,而且增加了标的所在国对中资企业不必要的负面观感,从而给中欧深化合作设置了障碍。

中欧在机电产品、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有良好的产业合作基础。依托国内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浙江的企业应聚焦欧洲相关产业的需求和期待,以深化产业链协同为核心,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产业配套和基础优势,精准对接国际企业的全球产业调整布局动态和趋势,增强内外产业合作的铆合度,为深化合作架设更多的渠道和桥梁,对冲政治因素对中欧经贸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通过产业链合作深化,加快内外产业在生产资源要素上的交互对流,以更有效地促进本土产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升。

记者手记

浙欧“双向奔赴”的脚步不会停

本报记者 沈晶晶 王世琪 王建龙

3月底到4月初,我们一路从法国到德国,行经巴黎、法兰克福、斯图加特、柏林等4座城市,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到欧洲、逐步扎根的第一代浙商,有从浙江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毕业后到欧洲深造,在各自领域干出一番名堂的业界精英,也有卧龙ATB工厂总经理、领克汽车欧洲区总裁、领克柏林体验中心负责人等。

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一群新浙商,他们大多出生、成长在欧洲,既融入了当地社会,又接受了中国文化的熏陶,也熟悉双方市场和需求,有的基于中国产品打造国际品牌,有的采用中国模式打入欧洲市场,开创了与父辈截然不同的新事业、新天地。这一过程中,他们自身也成为浙欧“双向奔赴”的新桥梁、新注脚。

出发前,我们本有担忧,在贸易保护主义、俄乌冲突等外部力量冲击下,浙商和浙企在欧洲的发展会不会遇到新问题?但采访中,从中国人到欧洲人,从专家学者到经营主体,无一不看好全球化的韧劲和生命力,“只要‘地瓜经济’的故事一直在写,浙欧‘双向奔赴’的脚步就不会停”。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王世琪 沈晶晶 王建龙  编辑:高婷婷
返回
公元13世纪,马可·波罗赞誉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之时,他不会想到700多年后,有数以百万计的浙江人跨山越海,扎根欧洲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