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所前盐 盛东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7-11 08:36   

所前镇信谊村的盐帮文化生活区(所前镇文化站提供)

清光绪年间巡抚浙江盐漕部院发给所前绍兴盐务批验所的“纲盐执照”(吴越历史文书博物馆提供)

改造前的所前老街(所前镇文化站提供)

西小江清凌凌的,所以又名钱清江,蜿蜒而流长。

明以前,西小江是浦阳江的下游,从临浦东折经钱清在绍兴入海,流经所前。千百年来,这一江清水无声地流转。

这是一条因盐而兴的交通要道,它记录着萧绍两地的商贸往来、经济发展。在这条水道沿线,无论是民居、客栈,还是人们生活的点滴,似乎都与盐运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与西小江一起见证了曾经的繁华。从古代萧山谓“余暨”中略窥一斑,《越绝书》载:“越人谓盐曰余”。

盐业:影响所前历史的一个关键

钱塘江历史上是产盐区,唐代《越州图序》载:“滨海居人以鱼盐为生。”“风扫地,月当灯,两块盐板当大门”,在民间,曾经流传着很多关于盐民的俚语。虽然迄今为止,曾经的萧山产盐之地,还未曾发现有产盐的遗址。但遗留下来的地名,不会说谎,它忠实地记录了萧山产盐的历史。益农镇的夹灶,原属绍兴县,因当地村民多以晒盐为业,最早以古老的煮盐工艺产盐,每处以两灶间隔,“夹灶”地名留存至今。萧山钱塘江板盐制作技艺为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盐对于萧绍地区非常重要,除了能提高百姓的收入,最重要的是,能拉动经济的马车。简单一点说,就是通过盐业的发展,可推动萧绍一带的经济发展。盐业贸易带来的消费自然水涨船高,各种农产品、码头“箩夫”(搬运工)需求激增,也无形中为西小江沿岸百姓增加了收入。

时光悠悠,转眼到了南宋。

相传南宋时期,各路盐商聚集于所前。据“民国”27年(1938)《绍兴县志资料》载:所前以设盐务批验所而得名,明朝在此设绍兴批验所衙门,掌管盐政。明政府继承宋元以来官营盐业的体制。1366年,朱元璋置两浙都转运盐使于杭州。1368年,又在两浙转运使下另置批验所四:杭州、绍兴、嘉兴、温州。批验所是产盐区到行盐各区间建立的盐引检验机关,批验所大使属正八品,行官督商销之职,专掌盐引批验,位于所前的绍兴盐业批验所是两浙地区四大批验所之一,可见地位之高,足见西小江南北通衢的重要性。

明弘治后,所前盐务批验所迁至街市上,并被批准建造批验所的官衙。有趣的是,明朝时候的公共建筑,跟现在一样,不论其规模大小,都是先批后建。如果上级领导不在审批报告单上签字,那是万万不可建设的。官衙完工后,批验所还要组织专家对官衙进行验收。如验收不合格,则追究各级官僚的渎职责任。这套程序,非常规范,也不容易出问题,万一出了问题也是可追究到人。看来,凡是涉及国家治理,古今都差不多,这一整套建设流程设计,缜密、科学,让不法之徒无从下手。

当时的所前盐务批验所衙门共有18间房屋,完工后,附近西江王村一带便成了盐贩的聚居之地,成为所前盐商的“社区”,各种商号、茶店酒肆一家挨着一家,“所前”之名从此立于世,相对来说,所前这个名字雅致又不失磅礴,豪迈又不失风致,充满温情,所以沿用至今,不曾改名。

而所前本地盛产杨梅、青梅、茶叶、板栗、桃、李等茶果,每到茶果上市季节,村民挑着担子到街上摆开批发零售的摊位,是旧时所前老街的一大特色。据“民国”时期李永和所著《盐地记》载:“沿西小江一带上自金家弄(今街村所市街),下至旧志所载之竺山埠(今金鸡山)约长三里,均称盐地,前清沿明制,盐地设有盐号48家,杭徽绍各盐商均住此,颇称繁盛……洪杨难(太平天国起义)作烧毁无遗,其他多为乡民占有。”1940年下半年,日寇烧街,被毁房屋数百间。日寇撤后,临时搭起草舍,成为难得一见的草舍街。人总是要活下去的,有人的地方总是有买卖的,铺子烧了,想办法就是,草舍街于是应运而生。对老百姓而言,是瓦房铺子还是草舍铺子,甚至是马路市场,都是一样的,只要有东西可买卖。所前老街上现存的老房子,都是抗战后造起来的,不到80年历史。在战火中,精雕细刻的批验所老房子变成了断壁残垣,取而代之的是简易平房,房子里的商家换了一茬又一茬,盐务批验所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文/ 黄建明  编辑:叶丽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