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所前盐 盛东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7-11 08:36   

所前镇信谊村的盐帮文化生活区(所前镇文化站提供)

清光绪年间巡抚浙江盐漕部院发给所前绍兴盐务批验所的“纲盐执照”(吴越历史文书博物馆提供)

改造前的所前老街(所前镇文化站提供)

西小江清凌凌的,所以又名钱清江,蜿蜒而流长。

明以前,西小江是浦阳江的下游,从临浦东折经钱清在绍兴入海,流经所前。千百年来,这一江清水无声地流转。

这是一条因盐而兴的交通要道,它记录着萧绍两地的商贸往来、经济发展。在这条水道沿线,无论是民居、客栈,还是人们生活的点滴,似乎都与盐运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与西小江一起见证了曾经的繁华。从古代萧山谓“余暨”中略窥一斑,《越绝书》载:“越人谓盐曰余”。

盐业:影响所前历史的一个关键

钱塘江历史上是产盐区,唐代《越州图序》载:“滨海居人以鱼盐为生。”“风扫地,月当灯,两块盐板当大门”,在民间,曾经流传着很多关于盐民的俚语。虽然迄今为止,曾经的萧山产盐之地,还未曾发现有产盐的遗址。但遗留下来的地名,不会说谎,它忠实地记录了萧山产盐的历史。益农镇的夹灶,原属绍兴县,因当地村民多以晒盐为业,最早以古老的煮盐工艺产盐,每处以两灶间隔,“夹灶”地名留存至今。萧山钱塘江板盐制作技艺为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盐对于萧绍地区非常重要,除了能提高百姓的收入,最重要的是,能拉动经济的马车。简单一点说,就是通过盐业的发展,可推动萧绍一带的经济发展。盐业贸易带来的消费自然水涨船高,各种农产品、码头“箩夫”(搬运工)需求激增,也无形中为西小江沿岸百姓增加了收入。

时光悠悠,转眼到了南宋。

相传南宋时期,各路盐商聚集于所前。据“民国”27年(1938)《绍兴县志资料》载:所前以设盐务批验所而得名,明朝在此设绍兴批验所衙门,掌管盐政。明政府继承宋元以来官营盐业的体制。1366年,朱元璋置两浙都转运盐使于杭州。1368年,又在两浙转运使下另置批验所四:杭州、绍兴、嘉兴、温州。批验所是产盐区到行盐各区间建立的盐引检验机关,批验所大使属正八品,行官督商销之职,专掌盐引批验,位于所前的绍兴盐业批验所是两浙地区四大批验所之一,可见地位之高,足见西小江南北通衢的重要性。

明弘治后,所前盐务批验所迁至街市上,并被批准建造批验所的官衙。有趣的是,明朝时候的公共建筑,跟现在一样,不论其规模大小,都是先批后建。如果上级领导不在审批报告单上签字,那是万万不可建设的。官衙完工后,批验所还要组织专家对官衙进行验收。如验收不合格,则追究各级官僚的渎职责任。这套程序,非常规范,也不容易出问题,万一出了问题也是可追究到人。看来,凡是涉及国家治理,古今都差不多,这一整套建设流程设计,缜密、科学,让不法之徒无从下手。

当时的所前盐务批验所衙门共有18间房屋,完工后,附近西江王村一带便成了盐贩的聚居之地,成为所前盐商的“社区”,各种商号、茶店酒肆一家挨着一家,“所前”之名从此立于世,相对来说,所前这个名字雅致又不失磅礴,豪迈又不失风致,充满温情,所以沿用至今,不曾改名。

而所前本地盛产杨梅、青梅、茶叶、板栗、桃、李等茶果,每到茶果上市季节,村民挑着担子到街上摆开批发零售的摊位,是旧时所前老街的一大特色。据“民国”时期李永和所著《盐地记》载:“沿西小江一带上自金家弄(今街村所市街),下至旧志所载之竺山埠(今金鸡山)约长三里,均称盐地,前清沿明制,盐地设有盐号48家,杭徽绍各盐商均住此,颇称繁盛……洪杨难(太平天国起义)作烧毁无遗,其他多为乡民占有。”1940年下半年,日寇烧街,被毁房屋数百间。日寇撤后,临时搭起草舍,成为难得一见的草舍街。人总是要活下去的,有人的地方总是有买卖的,铺子烧了,想办法就是,草舍街于是应运而生。对老百姓而言,是瓦房铺子还是草舍铺子,甚至是马路市场,都是一样的,只要有东西可买卖。所前老街上现存的老房子,都是抗战后造起来的,不到80年历史。在战火中,精雕细刻的批验所老房子变成了断壁残垣,取而代之的是简易平房,房子里的商家换了一茬又一茬,盐务批验所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历史为什么选择所前为盐业的集散地呢?

盐属于大宗生产物质,外运的盐需要交通,而水运则是古代最便捷的交通,当然还必须拥有吞吐量大的航运埠头,而这两点,所前都拥有的。经历史地理学家考证,金鸡山附近在古代为临浦湖,金鸡山是湖中一个岛屿,沧桑变迁,临浦湖逐渐湮废,自唐朝至宋代,金鸡山四周淤涨成陆,由此形成了弯弯曲曲的西小江水道。因地处水陆交融之处,土地肥沃,古人称之为“玉象西伏”之地,故有村民渐聚居于此。西小江水域横贯南北,南接浦阳江、北通夏履江,金华、衢州、严州与宁波、绍兴之间的货物运送大多经过这条水上航道。这么看来,西小江在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明代,随着浦阳江改道,西小江连通曹娥江,航运地位迅速上升,替代萧绍运河(官河)成为连接浙南、浙东的黄金水道。西小江边的所前,有一个渡口叫“猫儿口”,“夜航已过猫儿口,晓梦浓,燕子楼”,浪漫之情溢于言表,巅峰时期,这里“浪桨风帆,千艘万舻”。

交通:关系所前兴衰的一个要素

盐业是南宋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之一,“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因此盐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历史很诡异,它就这样无声无息地选择了位于西小江边的所前埠,其实,盐务批验所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起到什么作用。假如历史上没有盐,假如历史上盐业所没有设在所前,那么所前的生活就一定会缺少光芒。

西小江与盐务所只因为相遇太美,让一个乡下的小镇子,完成了从贫民到新贵的华丽转身。一个想布局商业圈,一个要掺和农业圈,西小江和盐务所的缘分就这样建立起来。从后来的所前发展轨迹来看,也大致符合了当时西小江沿岸商业的活跃度和产出成果。当然,还需要结合盐业因素一起来衡量,因为没有盐业,也必然会影响西小江商业圈的繁荣。

在此,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几百年前因水上航运而兴起的集镇,盐业贸易促进了其他商业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呈几何级的。所前因此迅速崛起,成为萧绍诸地有名的商贸中心,最盛时有店铺一百多家。“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并不宽敞的西小江,挤挤挨挨,停泊着许许多多的小木船,船家招呼着溪边的店铺伙计,叫他们赶快来卸货。“舟楫塞港,街道摩肩”,漕运带来的繁盛不言而喻。现在的所前老街,还能见到河埠头,这些看似碎片化的文化印记,还在守望一段时代的记忆,它肯定看见了摇橹船,习惯了南腔北调,在南来北往中见证了“江南之美”。

因盐“崛起”的所前是繁华的,这也表达了一种经济带动文化的“扩张”,48家盐商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与之配套的酒馆、过塘行、小百货、茶馆、米店、布行等一应俱全,人口因此而剧增。以盐为主要的经济需求带来文化需求、娱乐需求,形成了一整套产业化的生产、运作方式,并广泛地渗透在所前老百姓的日常化生活中,有滋有味,逐渐成为当地老百姓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盐商的娱乐生活也颇具江南大郡之风范,好烟火,好华灯,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绍兴的盐务批验所为什么迁来此?现在也无法考证,大致原因应该是水运吧。或许与板盐制作地的钱塘江滩涂和盐仓之地钱清不远也有关系。所前处在萧绍平原,得西小江之便,是南北水脉交汇之所。水运和产地的空间距离,与大力发展盐业之南宋的时间距离,这种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的交叉美感,为绍兴的盐务批验所最终落地所前提供了可能。同时,使所前成为西小江流域,乃至流经萧山的浙东运河两岸最耀眼的符号也成为可能。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遗憾的是,“民国”22年(1933),所前盐业批验所被裁。

为什么被裁?个中原因很多。其实也不是一下子被裁,有一个缓慢的过程。据李永和所著《所前镇沿革》记载:“自前明中叶,盐政改革设绍兴批验所衙门,凡东江曹娥、钱清、三江、金山五场捆载盐斤运赴地经过批验所上地,至春秋两季过掣,所前名称原始于此。其他有盐运使行台及宁绍分署,洪杨难后,改季为纲,随到随掣,各署均废,仅存批验所,署驻大使一员,专司掣验。光复后改查验所,民国22年裁撤,其废署归所前小学租用。”由此推断,自明朝中期开始,统治者为收取盐税,凡浙东盐货等物运销上江地区,必须在金鸡山到所前一带起埠过秤缴税,才能放行。所前批验收经过明清的兴旺后,于19世纪太平天国起义后,人口锐减,也影响到食盐的消费量,影响了盐商的利润,最终,盐商逐渐散去,终于在辛亥革命胜利后由“批验收”降为“查验所”,由一个地区的盐业审批、管理、检查集于一体的大衙门降格为一个地区的分支机构,机构级别的降低,导致所前经济迅速衰落,直至最终分支机构也被裁。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水运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这里的水运并非是浦阳江改道,因浦阳江改道是在明成化年间(1465—1487),而这个时期正是所前经济发展最盛时期。所以不可能是浦阳江改道的原因。在萧山的交通建设史上,还有一个时间节点不容忽视,这就是纵贯浙江南北的杭江轻便铁路,在1933年11月30日竣工,从此南北走向的西小江水运开始衰落,西小依靠水运的好日子结束了。

机遇:见证所前发展的一个节点

盐务批验所的主要任务是为改良盐务,并辅佐运盐司等主事单位。验,就是检查,检查有否夹带私盐。贩私盐的利润相当可观,所以贩私盐盛行,盐务批验收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检查私盐。所有盐的贸易都要批验收过秤,工作人员检查斤两是否与开票数量一样,若一样则发放通行证,放行过关。若超过开票数量,即被鉴定为私带,处以相当数量的罚银。盐商领取通行证之后,将盐运到西小江边的埠头装船。这些运输靠过塘行来完成。过塘行脚夫在上船前会把大盐包换成小盐包,便于销售。待到所有的食盐换小包装上船后,盐运使率领商人举行祭江仪式,并根据商人实装盐斤发桅封,这是所谓“江掣”。等“江掣”仪式全部完成后,盐商才能开航,驶往指定发售地区。

这是我们能在文献中找得到的详细流程,文字流畅,清晰地说明了盐务批验所的职责和监督作用。所幸的是,我们现在还能看到一张当时的“纲盐执照”。这张执照的主人,叫周恒裕。从所市街周边的姓氏布局来看,这位叫周恒裕的盐商老板,极有可能是舍里周人氏,而舍里周就在金鸡山下,与原盐务所近在咫尺,且村中至今还留有一处完好无损的名叫“周宅”的清代老墙门。这“周宅”与周恒裕是不是一回事,也没有实证。当然,他是哪里人,是本地的经营户还是外地来此的商户,几岁的时候获取这一张“营业执照”的,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留下的这一张“纲盐执照”,是清光绪年间(1875—1908),巡抚浙江盐漕部院发给绍所(即在所前镇的绍兴盐务批验所)的,就是这张小纸,为我们提供了有清一代食盐运销体制的实物举证,也为所前曾经的盐业带来无穷的生活小调,使西小江的商贸脉络走向变得更加清晰可摸,也使西小江商贸走廊变得更加丰满。

西小江沿岸各村对曾经的盐运文化情有独钟,在当下美丽乡村建设中,盐运文化再一次被提起,被重视,被深挖。如所前镇祥里王村建起“盐运广场”、义桥镇新坝村建起“盐驿公园”。在这些村庄中,原金鸡山盐务所所在地的信谊村,更是把盐运文化做成了极致,构建“盐文化滨河廊道”“盐商文化广场”“盐运文化码头”“金鸡山”“水埠头”“盐务所”等文化节点,真实地还原几百年前的盛景。

在宋元百姓的眼中,所前是美丽的,丰富的,十八村的茶果足以说明;到了明清,百姓眼中的所前,则多了一份大气和厚重,开始从农耕社会向商贸社会过渡。这不光是当时的绍兴盐务批验所落脚于此,更重要的是,所前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获得了空前的经济大发展,也为后来的“山水所前”带来文化上的沉淀感,提升了所前的影响力、辐射力、软实力。

一朵盐花从西小江上飘过,带给所前无尽的繁华。

这繁华,一直,一直延续到现在!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文/ 黄建明  编辑:叶丽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