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岭向大海——浙江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11-01 08:29   

移高山

开源浚流畅融资

杭州某教学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但作为典型的轻资产类科创型企业,公司缺乏抵押物和有效担保,向银行贷款时频频吃“闭门羹”。今年,企业应用“杭州e融”平台,获得了某科技支行的授信。

“‘杭州e融’平台,充分整合政务数据后提供给银行,让银行对企业有更为精准的画像。”杭州市金融办负责人介绍,“充分了解之后,可减少企业贷款成本,降低利率,提高信贷获得率,真正支持中小微企业。”自今年5月30日平台正式发布并完成融资第一单以来,截至目前,“杭州e融”已入驻35家银行机构,累计撮合融资供需金额9亿多元。

针对一些民企股权质押等流动性危机频发、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浙江提出大力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效能,打通民营企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4月,浙江银保监局发布了《服务民营企业行动方案》和《“4+1”小微金融服务差异化细分工作方案》,前者聚焦于浙江民营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提升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省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截至2019年9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比年初增加1354亿元,增量同比多增379亿元;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5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45.7%。

企业插上资本的翅膀,才会飞得更高。今年前三季度,我省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2.9%,同比增长7.7%,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9个百分点。其中,民间项目投资增长17.0%,高出全部民间投资增速9.3个百分点。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跟以往相对比较强调边际效益、赚快钱的投资相对比,如今浙江民企在投资上更注重“冗余”,不再简单追求“边际”。对此,省工信院院长兰建平认为:“投资未来、投资创新能力,注重长期发展才是企业长命百岁的基本前提。”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刘乐平  编辑:张翟
返回
让企业轻装上阵,才能真正激发活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然而,企业转型并非易事,“不转型等死、转型等于找死”现象普遍存在。4月,浙江还出台了20条新的企业减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