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会展后的思考
弯道超车需精准发力
近日,美国贸易代表署公布“301制裁”清单,其中针对价值500亿美元产品的品项包罗万象,包括航天领域、电动汽车、电子通讯产品、工业机器人、机械设备与医药材料等产品,预计对约1300多项中国制产品课征25%关税。
美国为何将工业机器人列入清单,如此惧怕“中国制造2025”?数字是最好的说明。我国从2013年变成世界机器人最大的市场,并且到目前为止一直保持高速度增长。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FR)公布的报告数据,中国在2016年已安装8.7万台新工业机器人,也创下新纪录。
在“中国制造2025”指引下,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市出台了机器人相关政策,各省都在力争上游。早在201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就做出“全面推进机器换人”的决策部署。“机器换人”正在成为浙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浙江省实行“机器换人”的决策,原因有两条,首先,浙江的产业发展状况,其实已经到了一个非转不可的阶段;其次,浙江作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省份,原来是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现在劳动力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导致浙江出现招工难问题,这需要企业升级换代。
在浙江,有不少企业都加快了“机器换人”的步伐,机器人企业蓬勃发展,得到各大资本的青睐。例如早在2010年,浙江赛伯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就为宁波伟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融资了近2000多万元。万丰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爱莲告诉记者,收购Paslin后,万丰机器人业务规模增长到了30多亿元。未来几年机器人的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
而在宁波余姚和萧山,以机器人产业生产、研发为核心的产业集聚渐成气候。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前有政策扶持,后有人才和技术的给力突破,其发展势头和前景都是不容小觑的。
在朱世强看来,“机器换人”的推动作用很明显,浙江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原来省内几乎没有成熟的企业,现在无论是整机还是部件,浙江一些企业都发展得不错。
朱世强跟记者强调,机器人具备装备属性,在某些固定场所、特殊作业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应用会越来越广。但要变成跟人一样,有情感反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2017年浙江出台了《浙江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2017-2020)》,浙江省成为全国率先公布“机器人+”方案的省份。这份行动计划提出浙江实施“机器人+”行动计划,分行业制定“机器换人”实施方案,依托块状经济开展“机器换人”示范试点,建成一批示范生产线、示范企业。浙江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机器换人”试点,不仅要提高试点行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还希望通过推进“机器换人”带动区域相关装备产业的发展。
聚焦于浙江省的发展现状,朱世强直言“我们已经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机器人研究队伍。但是我们在机器人人才培养和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痛点。”他建议省内要把重点放在发展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军事机器人。这些领域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空间很大,也因此能让产业转型升级与劳动力发生拐点相结合,共同推动浙江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在本届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上,王天然院士也做了善意的提醒,不要跟着别人跑。“比如波士顿机器人翻跟头,这是一个秀,我们自己做出来也是不错的。但它做出来之后,我们就不要再做了。我们在可能突破的领域大胆创新,使中国机器人在世界上充当一个亮丽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