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互联网思维”渗透到出租车领域后,这个以往铁板一块的领域出现了裂变。先是打车软件,让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地更顺利地“找”到了彼此。去年此时的打车补贴大战,不少出租车司机至今仍津津乐道。
长久以来,出租车行业都是特许经营模式。出租车的数量由管理部门决定。然而,在这个体制中,出租车司机和乘客都没有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专车”服务的出现,“吹皱一池春水”,直接触动了出租车行业的现有利益格局。作为急速发展的新事物,“专车”服务确实也存在问题。从本报记者的亲历中不难发现,隐患其实不少。
“专车”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管理部门并非没有看到。对“专车”这个新生事物,管理部门的态度相当谨慎。当前,力求在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管理,与此同时,谋求国家层面制定行业管理规定。而各种安全风险,更多需要靠各平台公司自行把控。
交通部曾有一句“定论”:私家车不能做“专车”。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在路上开行的“专车”就是私家车。是一禁了之还是有序引导?这考验管理者的智慧。而专车的管理规范如果不与出租车改革配套实行,“打车难”的现状就很难改变。
“专车”前方的,究竟是红灯还是绿灯呢?
已查处非法运营的“专车”14例,监管难度不小
对于“专车”所引发打车市场的乱象,运管局方面表示早已在关注,并在去年已经做了不少努力。“在法律法规还没有明确之前,我们也有权利保障道路安全。”
何广云说,关于“专车”,他们在去年做了很多调研和约谈平台方的工作。“去年和快的、滴滴、Uber、易到、神州5家做专车的平台,一共约谈了12次,有上门去谈的,也有约过来谈的,尤其在保险等风险提示方面,对企业提出了很多要求。”
前不久滴滴快出台的首个互联网专车服务标准(详见今日早报3月18日A14版),多少和运管部门不停地与他们约谈有关系。
对于这个互联网专车服务标准,何广云认为还有很多方面的不足,比如“专车”的定性问题,什么类型的车辆允许成为“专车”,没有一个界定。
“‘专车’行业,从空白到企业出台服务标准,这是一种进步,然后,逐渐从企业标准变成行业标准,我也更期待相关法规能尽快出台。”
那么,乘客在乘坐“专车”时,遇到疑似私家车,是否也能一起监督一下,通过用户自发行为从而推动“专车”市场的自律?
记者采访了杭州市机动车服务管理局租赁处处长黄文伟。他告诉记者,一些私家车主从事“专车”服务过程,自称挂靠租赁公司,其实未必合法。“被挂靠的租赁公司要具备汽车租赁经营备案资格,从事‘专车’服务的车辆也要去车管部门进行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