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背后是烧钱大战的心酸
两家公司,之前打得死去活来,烧了无数人民币,怎么最终合并了呢?
难道真是恨之深,爱之切?
吕传伟给出了合并的三大理由: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不可持续;合并是双方的所有投资人共同的强烈期望;除了财务因素外,合并后可以避免更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新公司可以马上加速开展很多新的业务。
程维也是一把辛酸泪:“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将面对互联网历史上最残酷的竞争,最严厉的监管,最复杂的巨头和资本博弈,以及最高频的媒体曝光。”
对于打车软件来说,最“可悲”的是烧了这么多钱,但用户的忠实度却依然很低,谁家补贴的钱更多,用户就跟着谁跑。如果两家企业继续“烧钱”竞争下去,即使不存在恶性竞争,对阿里和腾讯来说,都是负担。
其次,来自两家企业背后的资本驱动。亿欧网联合创始人、O2O行业分析师黄渊普认为,两家企业均获得了好几轮的投资,资本方的话语权却很大,各方创始团队持股比例实际上已很小。即使创始人不愿意合并,也还得听资本方的。
最后,两家企业在出租车市场虽然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可惜并不盈利,而在专车市场上,盈利点颇多。可是,专车市场的竞争对手却很多,如百度投资的Uber、易到用车、神州租车等。
还有与车有关的,代驾、拼车、公交等领域,都有互联网巨头已经进入,这些同样是打车软件一直流口水的地盘。
“快的”和“滴滴”的视野,其实放得很宽。
出租车司机和乘客担心不再有补贴
“像之前这样的补贴,会不会取消啊?”昨天,记者遇到的好几位出租车司机,都有这样的担忧。
“平时抢一单生意,软件方会给10元左右的司机补贴。另外,如果乘客有打车券的话,在加价叫车方面也会大方一些。”一位40来岁的司机陈师傅对记者说。
“如果补贴全部取消的话,那这些软件肯定会(被用户)卸载掉。”另一位司机说。
作为乘客,同样担心打车补贴会不会降低或取消。“现在出门打车,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打车软件,因为还有几张补贴券没有用掉,可以省点钱嘛。”网友“小蜜”说。
那么,这些担忧会出现吗?互联网行业观察员鲁振旺认为,强强联合之后,肯定会结束发疯似的烧钱。
对于补贴问题,“快的”方面回应本报记者:一段时间内针对性的补贴依旧会存在,因为市场非常大,培育新的用户和市场仍旧需要一定的成本。但用户的核心需求并非是补贴,而是能够方便快速打到车,完成自己的出行需求,未来我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产品和技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