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路世纪联华店,记者在销售儿童肉松的柜台前,被一名老年消费者叫出帮忙:“你能帮我拿一下最上层的肉松吗?太高了,我拿不到。”
记者帮她拿下来后,她戴着老花镜看了一下生产日期,说:“生产日期和下面一样的呀,谢谢你了啊,我本来想着他们放在高处的生产日期会近一些。”
“食品临近保质期,一定要标注出来,而且还要放到专门的柜台,这个政策你听说过吗?”记者问。
她说:“这个政策我们在报纸上看到了,不过我们本来就比较留心生产日期的,很多超市喜欢把生产批次新的产品放到货架里层或者上层。”
变化三:超市用技术手段预防销售过期食品
“省里的这个临保政策,在制定前还来征询过我们的意见和做法,其实许多规定我们已经在做了,而且执行得比政策还严格。”世纪联华质管部经理徐敏徐说,比如保质期为两年的,他们会提早80天就将未销售掉的食品退回供应商,由供应商自己去处理。
一些小的超市,在生产日期上会更早关注,如果有临保食品,会调剂到大型设有专柜的超市去销售,因为小型超市场地限制,无法设施临保食品专柜。
那么在临保食品上,为何更多的是进口食品?徐经理表示,主要是因为进口食品比较特殊:“进口食品进来的时候,就要通过海关等多道关卡检查,所以进入商场的时候,就已经过去了相当一段时间。如果销售上不尽如人意,退货的手续会相当麻烦,所以需要设置临保专柜来销售。”
而对于牛奶等食品,在远离临保期就开始销售的情况,徐经理表示,这和奶制品品牌多竞争激烈有关。
除了规范化政策的出台,一些职业打假人的出现,对于各大销售企业都是一种促进。不过,职业打假人中,也鱼龙混杂,某些人借着打假的名义,做一些造假的事情。
业内人士介绍,有一拨人专门在各超市里转悠,然后趁工作人员不注意,在一些食品包装上篡改日期,拿着这些食品向超市索赔。
不过对于这些人,各家超市也有自己的做法,如增加监控的探头,记录每批食品的批号,以便应对这样的情况。
“五年前,大家对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都没那么重视的,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徐敏说,现在各大超市,都不太可能把过期的产品销售出去。比如即使是临保食品,他们也会在电脑系统里进行日期设置,一旦过保质期,这些条码都将刷不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