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或引发大宗商品大雪崩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12-12 07:34   

专家点评

民生期货市场发展部副总经理屈晓宁:

美元上涨是趋势,随着美联储QE退出和加息预期增加,美国经济数据也在持续向好,会引起资金流向美国,从而促使美元这一全球货币的需求增加。另外,欧洲和日本的量化宽松脚步逐渐逼近,欧元和日元的贬值也推升美元,从未来交易角度看,美元依旧在升值区间,对大宗商品价格是压力,商品更多回归商品属性,金融属性逐步减弱。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

物价下跌、通缩风险加深的“罪魁祸首”,不仅是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还有内需不足。次贷危机之后主要经济体都在与通缩做斗争,目前看中国面临的形势也较为严峻。

财经评论

价格改革或迎来“窗口期”

《经济学人》用大宗商品价格的“超周期”解释了其与经济增长间的内在关系。“过去十年多数大宗商品的产量都出现了激增。比如,全球铁矿石的产出自2000年至今增加了约两倍。对某些大宗商品来说,供给增速已经开始超过了消费增速。因此,在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不那么迅速的情况下,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势难避免。”

大宗商品今年此番大跌,与美元的走强不无关系。美联储今年开始缩减QE,并于11月彻底结束最近一轮QE,12月美元一度触及89.55的高位,这是自2006年4月以来的新高;7月以来的涨幅达到11.7%。随着美元走高,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承压。

新兴经济体是大宗商品消费最大的载体。作为大宗商品的主要消费国之一,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较为直接的因素是,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9%,增速比1-9月回落0.2个百分点,创近13年新低。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和中国经济放缓的趋势也是吻合的。

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给我国带来的输入性通缩风险在不断加剧。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增1.4%,增速较10月放缓0.2个百分点,触及五年最低;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5%。有观点认为,持续的工业通缩或正传导至CPI,这反映出当前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产能过剩与需求疲弱矛盾突出。

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0月份纺织服装出口环比出现负增长,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3%,是自年初1-2月份以来零售额同比再次呈现负增长,纺织服装出口和内销市场都没有明显起色。而由于原油带来的上游原料价格持续下跌、开工率不断提升,PTA期、现价格将进一步承压。

不过,中国经济未来将逐渐步入新常态,增速有所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势在必行。此外,通胀的低位运行打开了另一个“窗口期”。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发出新一轮价格改革“攻坚”的信号,当前PPI和CPI较低,理顺能源、交通、环保等领域的价格形成机制,也迎来了有利时机。 胡轶笛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胡轶笛 整理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