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银监局辖内已开始对月末存款与日均存款差额、月末存款与日均存款比值等指标实行波幅监测,月末存款与日均存款差额超过10亿元、(月末余额-日均余额)/日均余额超过3%的机构必须作出说明,月末月初10日内超过100万元的资金流动也须纳入密切关注,从中探察违规揽存的迹象。
浙江银监局新闻发言人表示,高息揽存违规行为须坚决制止,严禁银行擅自提高存款利率,严禁以循环质押、贷款返存、佣金和报销费用等方式争揽存款,严禁通过借款企业、资金掮客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严禁压单、压票、暂停网银等强制或设限方式违规吸收存款,严禁通过返还费用或赠送实物等方式变相提高存款利率。
银监会整顿高收益理财产品乱象
银行开始借道高收益理财产品来曲线揽储,用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来吸收存款,一来不违反监管规定,二来理财产品的收益由银行来兑现,不需要员工自掏腰包。
记者了解到,今年临近6月末,银行掀起了一轮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发售高潮,理财产品的期限都很短,起息日或者到期日都设在6月30日前后。这类产品的期限从1天到半个月不等,预期年化收益率却高达6%以上,有个别甚至达到了7%或8%。
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发售乱象,同样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前不久,银监会点名批评银行理财乱象,指出目前理财市场出现乱象、恶性竞争,已成为绕过监管的吸存手段,以影响存贷比指标。6月29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商业银行强化对理财产品销售环节的规范,做好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
投资者获高收益率、银行冲点存款规模、企业获得融资,理财产品看起来“三全齐美”,但这背后实则蕴藏着风险。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大量代销融资性信托理财产品,委托贷款急剧放量,是资产方的“表外化”。“双重表外”业务的扩张,脱离了监管者的监管范围,且没有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一旦表外贷款无法偿还,银行为避免声誉上的损失,必将动用表内贷款偿还理财资金,表外风险转嫁表内。在上述过程中,中小银行风险更加明显,一旦贷款企业还款能力出现问题,中小银行将是这场“危机”的首个波及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