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水乡,因水而乡,因物而香。 那天坐画舫巡游丁山湖,我发现一个细节。船主泡茶,不泡龙井,也不泡径山,而是外人一时看不懂的枇杷花茶。北方来的某馆员听说其好处,觉得稀罕,还专门带了枇杷花茶回去。 一般人只知道塘栖枇杷好吃,“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却不知枇杷树一身是宝,一生传奇。 通常,果树到了冬天,不管落叶与否,都进入了休眠期,枇杷树开花结果的周期却要持续一年,秋孕蕾、冬著花、春结果、夏成熟,枇杷树是独一无二集四季之精气的果树。 寒冷的冬季,花骨朵渐渐奶胀。当积雪从枇杷树冠消融时,外表金色的花苞在氤氲的雪气中,以春天般的风姿傲然绽放银白色的花朵,吐露沁人的芳香。 枇杷花过于密集,需要删减,删减下来的刚暴露了奶白色花瓣的花蕾,就是典型的“金苞银花”。从前农家孩子罹患咳嗽顽疾,总是先想到了枇杷花。 而这时它的叶子,在寒风中绿得很有层次,有鹅黄绿的叶芽,有嫩绿的新叶,有墨绿的老叶,好一个“冬天里的春天”景象,看着叫人精神倍增。 而这枇杷叶和枇杷花有同样的功效。找不到枇杷花时,摘几片鲜叶子,将表面一层白乎乎的粉刺毛刷掉,放点冰糖煮一煮,或者与梨子同炖,也是一服良药。 这一摘一煮,或一炖,传承了数百年上千年。 我说,这位馆员带去的不只是“金苞银花”,而是临平水乡文化养育的精灵。 水乡文化的核心在于水,核心的核心在于治水。 中国历史上,治水等于治国。 与江南水乡其他地域比,临平也许并不出众。但临平地域数千年的水利工程建设,从中国县区一级作横向比较,堪称一等一的存在。 尤其自京杭大运河二通道建成通航后,临平境域北部西部和东部三面被大运河环绕,南部卧着钱塘江古海塘,中偏北的良渚时期玉架山文化基本面也是水利工程,而东西向贯通中部的上塘河是中国水利史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探水利工程建设,揭水乡文化根脉。一部深厚的水乡文化养成记,就这样在古老而新生的临平大地上生生不息。 而物产的模样,便是临平水乡文化靓丽姿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