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魏德友老人 交警肖世奇(中)和妻子(左) 新闻报料人毛瑞虎 刚刚过去的2023年,对“倾听·人生”,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不忘初心的一年。 这一年,“倾听”第四次荣获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曾引起巨大反响的《我们的天才儿子》。 一直以来,“倾听”以“普通人的命运折射大时代的变迁”为宗旨,讲述普通人的故事,从2000年开始每周一期,从未间断。 类似“天才儿子”金晓宇这样的故事,“倾听”至今已经讲述了1100多个。 “非虚构”很热,其实“倾听”算得上国内最早做口述实录的专栏。2023年,我们推出了“凡人星光”主题和“我的不凡人生”亚运主题,继续用平凡人的故事记录澎湃的时代。 “凡人星光”系列,有浙江小伙在非洲当酋长的故事、千岛湖科学养猪大户“猪妈妈”的创业史、基层民警“有事找徐洋”情暖百姓的故事、鸟类专家讲述杭州生态繁荣、萧山农民养蜜蜂创出一片天地…… “我的不凡人生”主题中,我们关注了火爆的“村BA”,要知道《杭州有个“篮球之乡”》,可能是最早的“村BA”起源地之一;我们也写下了盲人门球手的奋斗、爱运动的杭州老外;通过读者报料,我们还挖掘到了为亚运提供保障支持的一线电力工人、把足球的种子带到高原的支教体育老师、20年前划着皮划艇去北京的杭州年轻人…… 贴近生活、反映普通人心声的故事,总有震撼人心的力量。2023年的“倾听”还有一个特点,很多主人公都是特别有生命力、特别有精神追求并成功逆袭的普通人——他们是痴迷写作最后当上了作家的“田鼠大婶”裴爱民,是送外卖的打工诗人王计兵,是去世后被追授诗人桂冠的乡镇厂长叶小平,是培养儿子成为“打水漂冠军”的乡村“爱迪生”沈全军,是在西湖边扮演许仙的民间诗人谢敏…… 温情、感人、通透,是“倾听”从未改变的特色。2023年,我们讲述了抗美援朝烈士卢玲的幕后故事,听到了60岁的女儿试图唤醒90岁阿尔茨海默病母亲的感人经历;在《爸爸,我想抱抱你》的深情呼唤中,写下普通人的《生死约定》;在《破产之后》,中年男人回故乡疗伤,新的生活给予他继续拼搏的勇气;在医学无法破解的疾病面前,一个母亲发挥出了最大能量,带领儿子用富足的精神世界抵抗无穷的病痛…… 活着,是为了记住。只要我们静静地听,这个世界就会有很多感动,就会有向上向善的改变。 2023年“倾听”阅读量前三甲的作品为:《我家住在黄坡岭》(作者任费),《他是开国大典“擎旗手”》(作者林鲁伊),《一线法医》(作者傅淑青)。 来,听听他们的高分秘诀。 任费:传播父辈的青春故事 我父亲是水电十二工程局的工程师,新安江水电站就是他们年轻时建造的。前年夏天,父母和年迈的老同事聚会,其中一位徐伯伯在几个月后就去世了。听闻消息,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徐伯伯要在炎热的暑天,穿过大半个城市来看我们。 父母那辈正在渐行渐远,但在我记忆里,他们仍是青春飞扬的模样。因为我家是杭州日报的老读者,我想也许可以向“倾听”栏目试着投稿,讲讲父母辈的故事。2023年2月,我给编辑邮箱发去了邮件。 论写作,我是“小白”。我会突然想起一些人和事,在手机里记下来。在编辑的鼓励下,我一段段地写,先后写了电站施工现场的医务室和调度室,又写了机关食堂和幼儿园…… 感谢“倾听”的有力传播!没想到我写的《我家住在黄坡岭》在杭州新闻客户端上竟然有580多万的点击!我仿佛听到每一位阅读者发出的回声,那是我们共同的心跳。再一次感谢杭州日报!感谢“倾听”! 林鲁伊:面对“意外”要冷静 2023年,我写了四篇“倾听”。“可可托海”的主人公杨炳滨在广东湛江幸福地度着晚年;只争朝夕的“酋长”干嘉璇,在非洲尼日利亚争分夺秒地夺回被疫情耽搁的生意;收藏了1200架手风琴的道吾然还在新疆塔城,怡然自得地讲述边境小城的故事。 而我写开国大典“擎旗手”李冠英的故事,经历了从满心欢喜到陡生变故,从一波三折再到柳暗花明的过程。完成一篇作品,有时要面对意想不到的“意外”,这时就格外需要冷静和坚韧。 去年,在新疆采写“擎旗手”报道的同时,我专程拜访了《我的爸爸是“活界碑”》的主人公魏德友老人,把这篇故事获中国新闻奖的证书,赠送给这位可敬的老人。 傅淑青:我从没把采访对象当成陌生人 我是深度“社恐”,但一打开录音笔,马上就能跟采访对象像老朋友一样攀谈,不少人聊着聊着,还在我面前深度释放,掉下了眼泪。 生活中木讷的我,为何采访起来变了个人?我想大约是我从来没把我的采访对象当成陌生人。采访前,我已经做足功课,收集了资料,打好了采访提纲,脑子里无数次想象他的样子、声音、个性。虽是第一次见面,但对方早已是熟悉的“老朋友”了。 比如2022年我采访《我和我的交警丈夫》,当时交警肖世奇被撞伤已经6年了,虽然保住了性命,回到了岗位,但生活从没有停止过对这一家人的考验。我去采访妻子褚西红时,她一再说,原来还有人默默关注着他们。 我采访的人物,有很多是需要温暖的人,包括创业失败的老马、一生都活在失意中的农民诗人黄浦荣、半路残疾的张文霞……也许我的文章并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但愿能给他们一点面对艰难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这也是故事的价值所在。 2023年的48个故事,来自28位作者。其中有12位是第一次给“倾听”写稿的“新新人类”,他们中最小的是“00后”,最大的70多岁;有的是“客串”,有的是初出茅庐,有的早已是文字高手。 这么多厉害的作者,赶紧采访!我一个个敲开他们的大门(微信),发去一串“灵魂拷问”,哦不,请大家来畅谈畅谈。 潜海龙:幸好没有放弃我 《我教过的那些“后进生”》最初写于2019年,当时写得不理想。没想到,时隔两年,编辑还惦记着我这个“后进生”,给我发来短信和参考资料。可我一拖再拖,有点想“赖账”,因为实在没信心。 幸运的是,编辑一直没有放弃我!去年2月,我在朋友圈发了《教育就是把春天还给孩子》。编辑约我电话里聊聊,希望我继续修改。 我很忐忑。但出乎意料,我们聊了差不多一节课,这在我的通话史上也是一个新纪录了。这一聊,就完全把故事聊出来了,《我教过的那些“后进生”》得以顺利诞生。 文章刊发后,故事里的一位“后进生”,还特意跑回学校看我。他现在是培训机构的老师,也是我的同行了。 (编辑插嘴:写“后进生”的潜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读了《外卖诗人》一文,还一起欣赏了主人公王计兵的诗《赶时间的人》。他说:“有梦想是可爱的,一个肯为梦想打拼的人,是可敬的!”) 何鸿凌:“00后”的挑战 2023年,我和同学倪梦萍合写了一篇极有挑战的故事——《我要报个料》。主人公是父子:父亲是革命前辈毛尹,儿子是新闻报料人毛瑞虎。 故事最早发生在100多年前,对我们“00后”来说,很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第一次听说。采访中,我埋头记着内容,但内心是慌乱的。好在网络发达,哪怕是“岩一乡林头小学”,也能在信息海洋中捞到“针”。 采写过程中,毛大伯检查出了胃癌晚期。这让我们更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庆幸的是,毛大伯手术成功,看到了这篇记录他们父子两代人的故事。 叶小果:我要出版作品集了 去年年末,我在杭州日报“倾听”栏目接连发表了《孤勇者》和《喜活》两个故事。算起来,我写“倾听”故事已经第7年。但感情上的“七年之痒”,在我这里是不存在的。相反,这7年里,我感到自己在非虚构写作上的明显进步。我的作品也被出版社看中,即将结集出版。而这一切变化的源头,就是“倾听”。 现在,每当我发现一个故事,第一时间就想到是否可以写“倾听”;遇到爱好写作的朋友,我就推荐他们向“倾听”投稿;我的写作计划里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等待在未来的“倾听”上呈现。 感谢每一位为“倾听”捕捉故事的作者,是你让我们感受到了世间最真挚的各种情感。 王晓红(《写书的田鼠大婶》《英雄梦》《跟着王老师去旅行》《诗·爱情·生活》):去年我写了四个小人物,一个是甘肃民勤的田鼠大婶,一个是基层的蓝天救援队队长,一个是从业几十年的导游,还有一个是把自己诗歌张贴到社区布告栏的杭州诗人。每次采访完成到下笔都会隔一段时间,这时候记忆会淡忘,只能反复听录音。但每次咬牙写完,整个人又会重拾信心,去准备新的一篇。 (编辑插嘴:王晓红,一个自称“文笔平平”却已经为“倾听”写了十年好文章的优质作者,把普通人写得摇曳生姿不算本事,她的本事是能把深奥的科普知识写得活色生香。王晓红印象深刻的故事还有《水漂少年》,“行行出状元嘛,我还去主人公的网店买了他研发的打水漂工具。”) 于佳(《寻找卢玲》《这是最美好的时光》《观鸟记》):每一篇倾听的采写都很难忘。我自己最喜欢的是《这是最美好的时光》。叶梦雨的爸爸叶小平,生前是一家乡镇玩具厂的厂长。去年元旦,叶小平因病离世,梦雨在整理爸爸办公室时,发现了上百个大纸箱,里面是爸爸几十年来写的日记、诗歌,还有他珍藏的文学期刊。 写稿时,我不断想到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位医生,他也常写信给我,会在信里抄录“相信未来”的诗句。如果让我去写我爱的人,我会害羞到无法提笔,可是借由采访对象讲述的故事,我生命中最值得感谢的那些时刻,被重新记起。有这些爱在等待我,我要继续好好写“倾听”。对了,叶小平的诗集,今年春天要出版了。这真是个好消息! 章公平(《女中豪杰》《第三次创业》):创作是辛苦的,为了写一篇稿必须深入采访。我的主人公都是乡下的草根百姓,每次采访来回开车200多公里,面对面采访在三次以上,加上电话,一篇稿子要采访七八次。《第三次创业》里的主人公现在开直播卖货,带动当地经济,农场卖的猪肉供不应求,主人公还受到了当地政府表彰。 张磊(《我在乡村教足球》):在我完成采访后的新学期,章老师就调去了建德的另一所学校。他在微信上和我说,那所学校是他10年前待过的,也是他最开始教足球的地方。他有一个新的想法,希望能够在偏远学校留住年轻老师。这番话,让我很有共鸣。因为对乡村来说,最难的就是留住年轻老师。去年刊发的“倾听”故事,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孤勇者》,讲述一位用手语帮聋哑人维权的律师的故事。我在《读库》上看到过另一个版本,两者角度不同,风格不一样,各有所长。 陆彦(《龙井茶大工匠》):老人讲的是杭州话,我一个新杭州人翻来覆去听录音,不仅听懂了老人的故事,也听懂了很多杭州腔调。 沈静(《金牌跟单员》):我从“倾听”的忠实读者,到客串了一把“倾听”的作者,经历了一趟奇妙的旅程。 肖于(《峰分钟》):我以前写的都是患病的孩子和他们妈妈的故事。2023年,我又写了一对母子,患有肌肉萎缩的峰哥和他的妈妈任老师。他们仍旧热气腾腾、有苦有乐地活着,我会给他们的朋友圈和视频号点赞。我去长沙旅游时,还买了礼物寄给他们,希望能带去一点关于远方的喜悦。我想说,我们看到的是故事,可他们每天在经历的是人生。我写这些故事,是希望有同样经历的人更勇敢,希望更多的人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尤其是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