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慢读杭州
 
 
一场阅读的盛事,在江南大地上绽放
2024-01-05 09:18:24杭州网

“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由春入冬,一场关于阅读的繁花盛事在江南大地绽放。

这一年,我们从王旭烽的《杭州传》讲起,倡议日翻几页,月读好书,从阅读到“悦”读,以历史、经济、爱情为关键词,重温经典书单。

这一年,我们“跟着馆员读文史”,在《苏东坡的悲哀与旷达》《八卦田钩沉》《两宋瓷业格局视野下的南宋官窑》中,再现“宋韵”之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关注宋代社会的文艺生活,古树宋梅、橙黄橘绿、白菜豆腐,都有自己的风采神韵。

这一年,我们开辟了新专栏“一本方志,一座城”,借由方志记述,关注这座城市生动的细节、前进的车辙;在新专栏“藏书楼”,书写一代人的藏书轶事,向古往今来的守书人、护书人致敬。

在这百舸争流的时代,读纸质书、读报纸都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方式,但借由文字而获得的启迪、鼓舞、心动与爱,是持之以恒的。

江河不歇。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请读书版的四位作者分享读书的思考与写作的心愿,并分别推荐一本宋韵主题的书籍。

读书本意在元元。我们想对所有的读者和作者说一声感谢。这一句感谢,也是鞭策我们步履不停的动力源泉。

我在“方志之乡”,书写我的城市

马琦敏(方志馆馆员)

白墙黛瓦,庭院深深,进入杭州市方志馆,你会发现,每一个展厅在讲述杭州历史之时都是有佐证的,那就是一部部地方志书。2023年2月,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五期《越绝书》篇。作为一名方志馆工作者,看到“地志祖”《越绝书》被搬上荧幕引发广大观众的热议与关注,看到节目组在地方志书中寻找“何以中国”的答案,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方志编纂,讲究秉笔直书、述而不论。厚重的地方志书更像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让人望而却步,但真正去尝试阅读后,会发现书中别有洞天。它承载着我们对一方水土的归属感,使我们得以了解杭州这座城市的生命轨迹,解读“何以杭州”。

天启三年(1623年),日本长门藩的第一部地方志即将完稿,志书的作者是杭州人陈元赟。1619年,陈元赟来到日本,四处游历之后,为长门藩提笔撰写了《长门国志》。这部体例、内容、编排与中国方志如出一辙的史志书籍,也影响了日本地方史志编纂的方式。陈元赟的这一做法,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杭州素有“方志之乡”的这份美誉。自南朝刘宋至一九四九年前,杭州编修的府县志、山水志、风土志等共计480余部,存世260余部。一言蔽之,凡各类志书,杭州无不皆备,且多有佳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的修志工作再掀高潮。断修70余年的《杭州市志》出版问世,萧山《瓜沥镇志》、建德《梅城镇志》(均为1986年内部印刷)首开浙江乡镇志编修之先。如今,仅在杭州,已有100多部乡镇村志陆续编纂出版。

“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所以察民风、验土俗,使前有所稽,后有所鉴,甚重典也。”两千多年来,历代先贤前赴后继、殚精竭虑,把修志作为“成当今之物,树将来之势”的有为之事,有的甚至为修志奉献出毕生精力。也正是历代先贤对修志的执着与用心,让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普及方志文化,推荐地方志书。

如此,在《杭州日报》的鼓励与支持下,自2023年3月起,于“一本方志,一座城”专栏中,我开始以方志入门的视角,从志书中提取有趣、特别又与现今相传承的记载内容,以此展示杭州这座城市千年来生动的细节、前进的车辙。

一座城市的方志,就像一棵总在成长的大树,像一件总也没有完成、永远需要修补的艺术品,也确确实实是活着的文献。

期待在新一年的写作中,会有更多读者读到“一本方志,一座城”,也欢迎更多的读者走进杭州市方志馆,借由方志重新发现、“悦览”我们生活热爱的这座城市。

每一本书,都有一条自己的“路”

徐晓玲(出版社编辑)

作为一名编辑,最大的幸福是不用刻意去回想自己一年间做过的工作,只要拿出这一年出版的图书就可以了,书上的每个字、每个标点、每张图片都会温柔且饱含善意地安慰道:你这一年不算虚度。

2023年,我花费心血最多的书,是《唐诗之路上的唐代摩崖》。

在编辑这本书之前,我对“唐诗之路”的印象是跟“唐诗”画等号的,“路”只是强行附会的载体,唐诗也只是书上的文字,穿越千年流传至今,被人时时吟诵。在编辑完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唐诗之路”是一条真正的“路”,是唐代士大夫们一步一足印走出来的,从浙北延至浙南,从浙东伸往浙西。这些文人墨客或为宦游,或为访友,在浙江山水间流连,每有感慨,就选心仪之处摩刻下心声,如今,可以在长兴顾渚山找到杜牧的《题茶山》、在老鸦窝找到张文规的《题五公泉》,也可以在杭州飞来峰找到卢元辅的《游天竺寺诗》,在天台找到柳泌的《题琼台》。若是兴致浓郁,大可以追随唐人脚步,去德清永宁寺、海宁惠力寺观瞻唐代经幢,看看幢身、幢盖上雕刻的精美纹饰,感受大唐的盛世繁华。若是喜欢寻幽探胜,则不妨去缙云吏隐山、丽水三岩寺找找唐代大书法家李阳冰、李邕留下的踪迹,与古人一会。

我把这些感受写成了一篇编辑手记——《刻在石头上的“唐诗之路”》,去年六月发表于杭州日报。

我是一名图书编辑,是陪伴一本书从一个选题走向阅读的人,是甘愿播撒下种子的人,很少在人前讲述我和一本书的故事。写作编辑手记的过程,梳理了一本书的编辑往事,不仅是为了介绍一本书,也更为明确自己内心所想所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作为一名古籍出版社的编辑,我感受到了深重的责任。反观近年来自己做的书,基本都与文物和传统文化有关:石窟造像、摩崖题记、良渚文化、天一阁藏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是真的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我不敢断言,但至少是让发掘、馆藏的文物以及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更直观、更具象的状态被更多人看到了。

专业是底气,爱好是你的“多巴胺”

俞为洁(社科院研究员)

从小喜欢写写“小作文”,不期长大后成了个所谓的“专家”,学术论著中不能抒情,只能悄悄在后记里“文艺”一下。我与《杭州日报》的结缘,就是“后记”牵的线,杭报的一位记者在某丛书发布会现场偶然翻到了我的后记,于是,我有幸成为杭报副刊的作者。

“宋韵”是“风雅宋”的主题。中华文化悠久、灿烂,宋韵更是其中的灼灼之华。汉唐有气象,魏晋有风度,唯宋有韵。韵,是一种不可言传的味道,就像美人,不只是漂亮。这里面应该包涵了和谐、情趣、清雅、风骨、气度、品位等种种美好。

我最欣赏的宋韵是宋人的从容。两宋并不太平,烽火时起。然读书人大多兼修释、道,出则文臣武将,入则田园花圃,从容;百姓常处动荡之中,生活不易,亦从容以对。例如,小鱼虾本是北人的饲猫之物,逃难到南方后,北人也只能跟着南方人吃鱼虾,但一句风趣的自嘲“肚皮今作小池塘”也就过去了。这种从容来自宋人认真生活的态度,凡事不马虎、不将就。因为得食不易,宋人非常珍惜食材,几无弃物,畜禽除了实在不能吃的角、毛、蹄甲外,其他的一切,都会被精心烹制成美食,宋朝可以说是把“杂碎”吃到极致的朝代,因为这不仅是物尽其用的充饥,更是美食的拓展。

传承宋韵文化,是我们理应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但要担起这份责任,写作者必须具有足够的学术积累,所以我为“风雅宋”撰写的小文,题材都取自我最熟悉的农业史和饮食文化研究。也由此体悟:虽然世事无奈,我们的职业不一定就是我们的热爱,但真的不用太抱怨,因为你所历经过的学习和工作,终究都会成为你人生的底气。

吃,已是火了多年的话题,“吃货”也因此成了带有美食家意味的褒义词。很遗憾,我非“吃货”,没法推荐八珍玉食,只能介绍一点饮食文化。但自觉这还不够,因为这些只是“知识”,在人手一部手机的时代,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获取“知识”很容易。唯有情感和人性的思考,至少目前还是真正属于“人”的东西,也应该是写作最核心的价值。

因此,每篇小文里,我都努力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也想借此引发读者的思考。例如,在《渔之趣》中,河豚触物即怒而鼓腹,浮于水面,渔人利用河豚的这一特性,使其触栅而浮,用网兜就能轻松捞取。为此,我有感而发:“莫生气!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宋人好食苦笋,在《杭州不断笋》中,我又提醒:“再好的东西也不能贪食,民间把笋称为‘刮肠篦’,过多食用必伤肠胃。赞宁大和尚更是将这种吃笋的节制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凡物过度而食,益少而损多 ,岂止笋耶?’自律知止,讲究竞争的现代社会其实也很需要这种‘中庸之道’的润泽。”

世俗的琐碎很容易消磨掉一个人的生气,心底的爱好很珍贵,它是你的“多巴胺”,终将快乐你的人生。为“风雅宋”写小文,我很快乐!

寻宋之美,此情长在

俞美娜(方志馆馆员)

怎样书写宋韵?我想,千江水映千江月。

赵宋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得益于印刷术的推广,历史文献浩如烟海。

就如同海面上的波涛起伏往往受海底潜流的影响,当我们把历史放到显微镜下,仔细端详,一些原本会被忽略的细枝末节慢慢进入我们的视野。比如,《全宋文》里收录了与动物相关诏令、疏奏等有51处之多;《宋会要辑稿》中载有周边列国将奇珍异兽进贡来朝的盛事;《宋史》中有宋太宗设五坊,养鹰犬,校场围猎的记载;《西湖游览志》中讲述宋高宗赵构养鸽子的轶事;《咸淳临安志》关于金鲫鱼的记载说明了杭州在金鱼进化史中的重要地位;《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宋人笔记杂录更是包罗万象,描绘了宋代都市风貌,当中也有大量饲养动物的记载,为我们还原了一幅活泼泼、鲜灵灵的画卷。

原来,宋人和我们并无二致,都无法孤独地行走于天地间。

于是,关于它们的故事就这么从泛黄的故纸堆、从缄默的史料中一跃而起。这一次,它们不再是没有名字的配角。《我与狸奴不出门》中的“狮猫”是怎样搅得临安府倾城寻找,“粉鼻”“雪儿”“小於菟”又是哪位大诗人的爱宠;《我识南屏金鲫鱼》钩沉了金鱼“始于宋,生于杭”的往事;《犹在枝头说上皇》中鹦鹉如故人,一句“岂不思乡”让南渡君臣相顾无言;《太平有象》里被视为祥瑞的大象“三小娘子”,为什么会成为临安城团宠顶流;《似曾相识“左牵黄”》中有“细犬”伴驾校猎的威风凛凛,也有小狗“乌觜”陪伴苏轼度过流放岁月的温情脉脉。

虽然文章篇幅短小,文字平淡,但透过故事,我们看见温暖,看见微笑,看见八百年前的人间烟火。其中既有晓风残月的细腻柔媚,也有柴米油盐的琐碎平实,有市井人家的阿猫阿狗,也有皇宫禁苑的花鸟鱼虫。故事的主角虽然是动物,但动物肖人,何尝不能折射出宋代的经济、社会和人文。历史,不一定都是风起云涌的宏大叙事,它也可以由一个个小细节拼接而成,而感动、温暖我们的,或许正是这些生动的小细节。

中华民族对美的认知和构建,在两宋时期达到高峰并形成一种雅俗共赏的欣赏方式。因此“宋韵”所概括的风格和情趣,应是艺术与生活的统一,也是“雅”与“俗”的统一。这是我写这些故事的初衷,这也是我想要呈现的宋韵。

在今天,我们弘扬“宋韵”文化,不能仅仅缅怀一个逝去的朝代和其丰富的社会风貌,不能只是限于对“宋韵”的精致高雅给予赞美,而是必须从中寻找“宋韵”之所以有“韵”的根本所在,吸收那些有生命力的部分并发扬光大。

《杭州日报》“风雅宋·莺啼序”栏目,让这些故事不紧不慢地来到读者们的面前。虽然宋已风流云散,但它们的故事依旧在这片土地上周而复始,人间繁华不减,此情长在。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钟一鸣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高铁餐车的桌上堆满现金 工作人员不停数钱
百余名国内外青年人才在送福中体味“宋韵”
萤萤微光汇成炬 西湖区多个机关党组织、党
9大主题特色展区、340万元消费券……杭
杭州一对轮滑父子 跨界去全国冬季运动会玩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浙江科技大学揭牌仪
腊八节到 杭州的动物朋友吃上了特制“腊八
“2023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
河南云台山景区就“男女妲己”引争议致歉:
震后一个月受灾群众怎么样了?看喇家村安置

杭州影像


杭州客运段“159...

这个建在村里的游乐...

40余名“荣誉村民...

杭州胜利剧院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