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慢读杭州
 
 
故纸堆中寻古塔
2023-08-11 19:28:06杭州网

| 写作者语 |

20世纪初杭州南高峰塔旧影

《吴越国塔幢研究》 魏祝挺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22年12月

南宋 《西湖十景图·双峰插云》

南宋 《西湖清趣图》

皇妃塔遗址出土钱俶《华严经跋》残碑拓本

“尽可能去还原那些已经消失的凌云宝塔,还原千年前的东南佛国的盛况”

魏祝挺

我是杭州人,从小行走在西湖的山水间,对西湖边的文物古迹十分熟悉和着迷。2014年,我考入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我的导师李志荣是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的弟子,长期从事一线的古建筑、石窟寺的调查和数字化测绘工作,经验丰富。我也是她从北大调到浙大后所带的第一批学生。

也是由这一年起,我跨入了佛教考古和文物研究的领域,以吴越国塔幢为主题进行调查和研究。本书即是缘起于硕士学位论文,当时的题目叫《吴越国佛塔经幢通考以及形制分布的初步研究》。

雷峰塔、保俶塔、六和塔等

均始建于吴越国时期

10世纪的五代吴越国,建都杭州。历代国王崇信佛教,大兴寺塔,数十年不断。吴越国都城杭州一地,在八十余年历史中,就有数百所寺院的营造,盛极一时。吴越国首府杭州,更是遗存众多传世名塔,如雷峰塔、保俶塔、六和塔等,均始建于吴越国时期。也有梵天寺经幢、灵隐寺经幢、海会寺经幢等高大雄伟的石幢,留存后世。

吴越国高超的造塔技术也传播到了中原,被《梦溪笔谈》等宋人笔记记载,这为后世辽塔、宋塔之营造提供了蓝本,成为中国古建筑的重要遗产。

然而,与吴越塔幢在历史上的久负盛名相比,官方认可的现存吴越塔幢仅有十余处,大量的案例已经不存,所以要系统调查吴越塔幢,不能仅依靠零散的地面遗存资料,而是要调查出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大量吴越塔幢。

我通过查阅史书、方志、寺志、笔记、金石志、调查报告等史料文献,在故纸堆中进行调查。

吴越国至少有109处舍利塔

中国自古有编修方志之传统,记录一地之风土建置甚详。目前传世的早期方志,多为宋代重修,如《咸淳临安志》(杭州)、《嘉泰会稽志》(绍兴)、《嘉定赤城志》(台州)、《宝庆四明志》(宁波)等,记载甚详。其时上据吴越纳土不过一二百年,仍是目前现存可考的最早方志材料。另外,一些地区虽无宋元方志传世,但该地区的明清时期方志,往往依据的也是失传宋元旧志资料,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宋代笔记十分流行,《杨文公谈苑》《梦溪笔谈》《容斋随笔》《梦粱录》《武林旧事》等宋代笔记,往往记载着珍贵的一手史料。日本僧人彫然和成寻等人在北宋时期访问游历的日记见闻,也是宝贵的一手史料。《西湖游览志》《武林梵志》《阿育王山志》《天台山全志》等游览志、寺志、山志,内容详实,间杂新材料,能弥补方志记载简略的弊端。

宋代以来金石学流行,《诸道石刻录》《复斋碑录》《宝刻丛编》等金石志都记载了部分当时可见的碑刻资料。清代以来,金石学更是达到了鼎盛,其中首推阮元编纂的《两浙金石志》,详细记录了当时存世的以杭州为中心的吴越国石刻资料。《武林金石录》《苏州金石志》《吴兴金石录》《越中金石记》《台州金石录》《东瓯金石志》《闽中金石志》等一批金石志,记载了不少零散的吴越国石刻资料。这批摩崖碑碣,如今很多漫漶不清或已毁,赖有清代文人记录,得以传世。清末民国的各地府县志,也大多有当地汇总的详尽金石材料可资利用。

20世纪初以来,国外的考古学家、建筑学家、佛教史家也对中国佛教遗迹屡有调查。其中就有涉及原吴越国境内的调查。以《中国文化史迹》为首的影像记录,对于研究毁于20世纪的吴越塔幢遗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世纪30年代以来,以梁思成、刘敦桢为首的中国建筑史学者,十分注重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实地调查和建筑史研究。1934年,梁思成、林徽因专门考察杭州的闸口白塔和灵隐寺双石塔,写成了《浙江杭县闸口白塔及灵隐寺双石塔》一文,详细分析了吴越石塔的形制结构。该文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史上,第一次有学者将吴越佛塔作为主题纳入研究视野。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对吴越国塔幢遗存的调查,对塔基遗址的发掘和清理,成果基本已发表于书籍和期刊中,内容丰富。其中最重要的收获,是2000-2001年对杭州雷峰塔遗址和地宫的调查发掘。

多年来,我总计调查的史料、方志、寺志、金石志、笔记、调查报告、研究著述、图录等古代文献资料超过400种,在此不一一列举。据此,我在考证中发现吴越国至少有109处舍利塔,30处高僧塔和39处经幢,此外还有几十处的存疑案例。这批资料,远远超过了目前已知的吴越塔幢遗存资料范围,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研究样本,使得研究可以向纵深发展。

最高的纯木结构塔、

最高营造技术的砖塔、现存最高的

双经幢都始于吴越国

2015年,我调入了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从事文物的策展和研究工作。部门主任黎毓馨老师也是宿白先生的弟子,正是当年主持发掘雷峰塔遗址的考古领队,长年从事吴越国佛教文物的研究和展示,成果丰硕。黎老师是我在吴越国佛教文物研究上的老师,我们经常交流对于吴越国历史和文物的看法。通过深入探讨吴越国塔幢的形制、分布、装饰和供养品,楼阁式塔、八角九层、九山八海、千佛砖、天宫、阿育王塔、法华经、宝箧印经等关键词,逐渐成了极具吴越国特色的辨识符号。

吴越天宝九年(916),钱镠在吴越王宫旁建造了一座大木塔,以供养明州阿育王寺真身舍利。该塔位于子城之南,故名城南宝塔。其与子城之北的城北宝塔,均为八角九层的巨型木结构楼阁式塔,高约百米,天宫高耸,峻极神工。从钱塘江上西望凤山,山下的杭州子城两侧,南北双塔凌云,王宫殿阁罗列其间,成为吴越国都的标志性景观。吴越显德五年(958),城南大火塔毁,寺中僧人舍命抢出舍利。乾德三年(965),第五代国王钱俶于原址重建了祖父钱镠始建的城南宝塔,依旧是九层八面,雁塔凌云,并在塔前建造了两座大石幢,刻经镇护。一千年后的今天,木构的真身舍利塔早已灰飞烟灭,石制的双幢却依然耸立。“崇雁塔于九重,卫鸿图于万祀”,吴越国王钱俶的美好祝愿,依然清晰可见,永存世间。

吴越开宝三年(970),延寿大师与赞宁僧统募缘造释迦砖塔,以镇江潮。国王钱俶以倾国财力支持,不计花费。举国上下,尊卑老幼,负土抬砖,盛况空前。释迦砖塔设计为八角九层,高四十丈,为吴越国最高塔,塔成后命名为“六和塔”。该塔后毁于北宋末年的方腊之乱,南宋重建仅为七级,清末重修时,又将外侧木构修改,全失原貌。即便如此,高约60米的六和塔,依然是浙江现存最高塔,雄姿巍峨。

吴越开宝四年(971),王宫内侍于西关门外营造通天巨塔,以奉安其珍藏的佛螺髻发舍利。巨塔设计高度为千尺十三层,后因经费紧张,竣工于七层,耗费600万贯巨资。巨塔建设一半时,国王钱俶赞叹不已,发心雕印八万四千卷《宝箧印经》,藏入塔砖之中。钱俶命名该塔为“皇妃塔”,以纪念刚刚故去的妻子。后世称该塔为“雷峰塔”。

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纯木结构塔——杭州城南宝塔和城北宝塔,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砖木结构混合塔——杭州六和塔,代表吴越国最高营造技术的砖塔——杭州皇妃塔(雷峰塔),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石雕仿木模型塔——杭州闸口白塔和灵隐寺双石塔,中国现存最高的双经幢——杭州城南宝塔寺(梵天寺)经幢。它们由吴越王室直接经营,是对趋于衰落的中原塔幢传统的保存和发扬。其高超的技术,创造了一系列的中国之最,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辉煌成就。

2023年,在硕士论文完成的七年之后,多年来不断增补资料,修改内容,共计耗时九年的《吴越国塔幢研究》最终定稿出版。

这番写作并不是我一人之力完成的。要感谢历代吴越国王、供养人的虔诚供养和工匠的倾力施工,千年以后,坚固无比的六和塔、保俶塔、闸口白塔、虎丘塔、飞英塔、梵天寺经幢等,依旧矗立在吴越故地之上。感谢历代方志、寺志、金石志和笔记的作者,感谢近百年来的考古、调查和研究人员,你们的详实记录,使我能够尽可能还原那些已经消失的凌云宝塔,还原千年前的东南佛国的盛况。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魏祝挺    编辑:钟一鸣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让平凡人微光闪烁!《中国新主播2023》
近3000名青少年在杭州“播”下“亚运祝
报名日韩澳等出境团队游不妨再等等 首发团
“一窗通拍、全域应用” 杭州公安全力推进
余杭公安“最美”证件照“一窗通拍” 未来
湖州公安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暨护航亚运集
万名省内大学生齐聚建德 为乡村振兴出谋划
"获奖感言"来了!听听五位新晋茅奖得主怎
茅盾文学奖 | 乔叶:谢谢春风榜给我带来
茅盾文学奖 | 刘亮程:最想说的是感谢

杭州影像


“跳桥救人小哥”彭...

台风实时路径来了!...

乐享仲夏夜

春生和香果在新家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