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鉴 与时偕行 照鉴未来——写在第二届“良渚论坛”召开之际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1-25 11:37   

以情动人,美美与共

图片2012年,遂昌县选送的昆曲《牡丹亭》与话剧《哈姆雷特》在莎士比亚皇家剧院同台演出。遂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园墙,因为砖石的墙垣是无法把爱情阻隔的。”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400多年前,欧亚两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和中国明代戏剧、文学大家汤显祖,分别在自己的传世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中,发出了对于青春和爱情的赞美。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同年故去,又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在历史的巧合背后,是他们给人类共同留下的精神食粮。

不同的文明,却有着相同的美好情感,正是这种情感,跨越了岁月长河,激发出了和而不同、交融共生的文化之光。

由此,浙西南一个山区小县开启了一段跨越重洋、情感共融的佳话。

遂昌,汤显祖曾在此写下《牡丹亭》。多年来,遂昌与莎士比亚故乡英国斯特拉夫德建立了友好关系,遂昌代表团多次赴英,英国代表团频频回访,交流密切,关系笃深。

这场缘分,源自20年前的一次调研。

遂昌县北街四弄12号,汤显祖纪念馆。2004年1月7日,寒风料峭,习近平同志踏着青石板路,走进这里参观。

“习书记是‘挤’出时间,专门来看汤显祖的。”时任汤显祖纪念馆馆长谢文君记得,展厅不大,习书记却看了很久,不仅看汤显祖相关的藏品,更深入了解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民间传说。

汤显祖在遂昌当过5年知县,写下了传世之作《牡丹亭》,更留下许多亲民廉政的故事,深受百姓爱戴。当地很早就开始了对汤显祖的研究。谢文君说:“在听说1985年当地老百姓自发建‘遗爱亭’纪念汤显祖时,习书记感触很深,称赞汤公的为官之道。”

结束参观,习近平同志语重心长地嘱咐县里领导:“注意挖掘和弘扬汤显祖文化。”

遂昌很快出台了为期十年的《汤显祖文化发展规划》,更推动“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在当地落户。汤显祖,成为遂昌重要的文化名片。遂昌还与莎士比亚故乡英国斯特拉夫德签署建立友好交流关系意向书,实现双方人员互访、文化演出交流。

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访英国,讲起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大师,“明年是他们逝世400周年。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

次年,中英两国举办系列纪念活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以两位巨匠作品主角为灵感创作了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走进英国、法国、德国巡演,令欧洲观众大为震撼。

今天,“汤莎牵手”的故事仍在延续。

今年5月,来自31个国家的45名留学生来到遂昌县实验小学,观看歌舞《阮郎归·初夏》和昆曲《牡丹亭·游园》,观摩书法、版画、国画课堂;6月,新加坡回响乐团与遂昌县湖山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仙侠湖畔共同登台表演,乐声悠扬,合作默契。

“在沟通中,我们侧重汲取两位文豪作品中的情感元素,用人类共同价值观来达成共识。”多年负责文化交流工作的遂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文华悟到,以情动人,才是推进合作的关键。

“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倡导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

和而不同,方能姹紫嫣红。如今,浙江正在以不同的方式,以情感为纽带,和世界更深度地联结。

今年11月2日,天台山下,2024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开幕,全球30多个国家的近300位中外嘉宾纷至沓来,共商和合文化。

何为“和合”?

习近平同志曾在《之江新语》专栏中写道:“‘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论坛上,思想的火花,汇聚为共识。

“所有太阳底下的人们都应该好好合作、好好相处。”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认为,和合文化的核心是和谐和团结,是一种非常谦虚、值得学习的精神。

“我们应该去探寻过去,挖掘祖先留下的宝贵美德宝藏,利用这些无价财富塑造未来。”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相信,和合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和合文化非常有吸引力,体现了中国热爱和平的传统价值观以及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澳大利亚联邦人文学院院士马克林为更多人了解“和合”振臂。

和合文化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在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多地区冲突加剧的当下,人类更加需要发掘、守护这份共通的价值共识,谋求“天下大同”,共同建设美好世界。

(原标题:交流互鉴 与时偕行 照鉴未来——写在第二届“良渚论坛”召开之际)
来源:杭州发布  作者: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