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30年,只为成就一杯美酒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1-25 06:57   

啤酒是夏日的月光,轻轻洒在微醺的夜晚。亲友小酌,来一杯千岛湖啤酒。每一口入喉,都能感受到大自然与匠心的美妙融合。它宛如一湾来自千岛湖的灵动清泉,优质水源的清冽与醇厚,如同在舌尖上舞动的一曲夏日乐章,带来微醺的惬意与满足。细腻的泡沫如云朵般升腾,散发着淡淡的麦香,仿佛在诉说着来自显微镜下的醇香故事。

作为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的高级酿酒师,项发建与酒打了30多年的交道,他用自己的青春与匠心培育的酵母,成就了千岛湖啤酒的独特味道。

千岛湖啤酒的醇香从酵母开始

站在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的发酵室中,一缕缕粮食发酵的醇香随着发酵罐漫出的蒸汽缓缓流淌进每一个人的口鼻之中。

“酵母是啤酒的灵魂。”眼前这位穿着朴素,又有些不善言辞的人便是与酵母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项发建。

项发建与酵母的缘分始于30年前的一次偶然邂逅。1985年千岛湖啤酒的第一个生产基地在他的家乡——淳安县汾口镇设立,年轻的他就此第一次接触到了酵母,8年后他正式成为了这家工厂的员工,并在1995年开始从事酵母的培养、筛选工作。

酵母培育可以理解为从实验室培育菌种到投入规模生产的中间步骤,实验室筛选出的制酒酵母菌经过筛选、保种、试管、驯化等步骤,经过十多道工序使得酵母菌的数量与活性达到理想状态,进而投入生产线中,这就是项发建负责的工作环节。

“一开始我并不十分了解酵母是什么,为什么小小的酵母能够产出如此香醇的酒水,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兴趣。”初入职的几年,项发建几乎全身心投入在酵母培育技术的学习中。“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培训机制,更多的是老师傅带徒弟,一点点地传授经验。”尽管早年的条件比较艰苦,但靠着过人的执着,项发建慢慢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2003年,他顺利进入了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深造,开始系统化学习酵母的理论知识。学成归来后,在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的新厂区,他正式从一个酿酒新手成为了有着“酵母君”外号的专业工程师。

“我慢慢发现,依靠现代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升质量,这也算是新质生产力运用的‘古早案例’了。”此后随着技术的积累与设备的逐渐完善,项发建也迎来了自己事业的春天。从2005年到2024年,二十年时间里项发建改善了20余项酵母培育工艺,这些技术改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啤酒花预异构化技术在糖化生产中的应用改进,年降低成本42余万元;废酵母中酒液回收项目实现年经济效益136万元;西打酒酵母干投工艺的改进,年节约70万元……

科技与经验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有据可查的酵母培育工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但数千年来这项古老工艺的技术运用与传承却始终依靠着师带徒的传统经验模式。如今,新时代技术与古老经验产生了奇妙的碰撞。

“不要说古时候了,上世纪90年代时,我们也是靠经验的。”项发建不由地感叹时代与技术的进步,“当时与古人不同的,可能也就是我们多了一台简陋的显微镜,酵母菌的数量和成色基本还是靠经验判断。”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当年的酵母培育技术人才往往需要多年的培养,“一般来说,五年可以算初步入门,但要成熟起来能够独当一面,那需要更长的时间磨炼。”

如今,在项发建的工作室中,传统的发酵罐与原始的老显微镜早已“退伍”,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全自动设备,曾经依靠经验的模糊估算被精准的计算机扫描数据所取代,精细化的管理令酵母品质也大幅提升。

在技术的改进之外,从年轻的毛头小伙到如今经验丰富的“酵母君”,项发建的身边也渐渐多了不少新生代面孔。

“年轻人比起我们那时候条件好太多了,这也让新人的培育顺利了不少。”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载体,项发建通过拜师学艺、技能培训、技能比武等方式带徒传艺,先后培养出啤酒酿造工高级技师2人,技师4人,高级工20余人,其中有4人入选杭州市“131”人才梯队建设队伍;2人在2017年 “乐惠杯”第三届全国啤酒品评职业技能竞赛获优秀奖;1人获“2020届国家级啤酒评酒委员”称号。“虽然技术进步了,口味变多了,但不变的是我们酿造一杯美酒的初心,这也是我经常对年轻人说的。”项发建感叹道。

对于啤酒行业的未来,项发建坦言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如今人们的口味需求越来越丰富了,定制化的口味或许会成为未来啤酒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这对于酵母的培育与选择有了不同以往的要求,也不断催生着新技术的发展。对酿酒技师而言,未来也越来越有必要从传统经验积累型工作模式转向成果学习型工作模式。“比如,我们将心得与技术成果用资料和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更多的后来人可以尽快掌握并融会贯通,进而开发出新的产品。”这也是项发建目前正在推进的工作。截至2024年,项发建已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啤酒酵母的管理和使用》《啤酒酵母性能的鉴定实验》《啤酒酵母生产项目管理的研究》《啤酒发酵过程 PLC的应用》等多达9篇专业技术领域的论文,为酵母领域的人才培育和技术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

30年光阴只为那一杯美酒,项发建初心不变、不断前行,让显微镜下的小小菌落酿造出沁人心脾、回味无穷的“千岛湖味道”。

致敬, 杭州工匠

良工巧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习近平总书记说,“杭州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杭州,自古就是一座蕴含工匠基因的城市。新时代,世界技能大赛冠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国技术能手、省技术能手等各行各业的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新一代“杭州工匠”继续书写着诗画江南、精工制造的精彩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从2016年开始,杭州市就组织开展了“杭州工匠”认定工作。2019年,杭州以首创精神将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之日——9月26日依法设立为“工匠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近年来,杭州围绕打响“名城工匠”品牌,出台“名城工匠”培育生态建设实施意见,谋划实施杭州工匠五年培育计划,举办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建成了全国首个劳模工匠主题公园,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尊重工匠、争当工匠的浓厚氛围。

进入新时代,杭州工匠珍惜荣誉,始终保持匠心本色,以“头雁”姿态当好模范标杆、创造崭新业绩,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为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本报和市总工会、市劳模工匠协会联合推出《匠心筑梦》系列特别报道,讲述杭州工匠岗位成才、技能报国的奋进故事,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汇聚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杭州力量。

(原标题:用心30年,只为成就一杯美酒)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文/孙飞扬 应丹 摄影/李子逸 制图/蒋中杰  编辑:陈东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