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更多的变化,就像雨后春笋一般。
《杭州市乡村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一年来,点点滴滴的变化,在乡村各个角落里,“冒了出来”。
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后,建德市新叶村党委书记叶向滨不仅要扛起“守好家底”的担子,也迎来了“做大产业”的新机遇;天南地北的年轻创客们来了,桐庐县深澳村的村民申屠百宽见证着古村从沉寂到兴盛,捎带着也吃上了“旅游饭”;懂理论、善实操的余杭区乡村建设工匠包建明,“手艺活”越干越红火……
不一样的变化,还在持续发生。
“老家底要守牢,村里的生活也要好起来”
“与其说变化,我更欣喜的是看到了‘回归’。”在谈论《条例》实施时,浙江工业大学可持续环境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晓青教授的一句话,勾起了记者的好奇,“回归?”
“对,回归乡村本源风貌和自然形态,这个观念和实践在不断深化。”朱晓青进一步解释,《条例》中明确要尊重村庄原有格局、保持风貌整体性、促进文化传承等,“通过村庄规划设计、保护本土建筑、采用本土材料、打造本土工匠队伍等,留住乡味、体现乡韵。”
带着对“回归”的探寻,记者将目光投向了杭州的古镇古村。
盛夏荷花季过后,走进被誉为“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的建德大慈岩镇新叶村,游人离去后的古村添了一层“慢下来”的闲适。
“现在来也不晚。”新叶村党委书记叶向滨带着记者慢行在村中青石板巷里,穿过一处处的白墙黛瓦、兽脊斗拱和高低错落的马头墙,“我们刚完成了十几处古建筑的修复,来早了,一些景点可能还进不去呢。”
2023年4月,建德被列入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其核心区就在大慈岩镇。因此,这位网红村的当家人感到“担子重了”,也看到“机会来了”,“这项工作开展起来以后,村里的很多项目就可以动起来了!”
说到这,他兴奋地跟记者数了数村里正在推进的项目:由原新叶村小学更新打造的美术生研学楼已完成,很快将投入运营;上海的运营公司租下了村里两处老宅,正在打造特色民宿;还有古籍图书馆、昆曲馆项目……“‘老家底’当然要守牢,也要让村子发展起来,村民生活好起来、富起来。”
“其实就是要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平衡点。”叶向滨的话,建德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换了一种方式表达,“我们要护住乡土、留住乡亲、记住乡愁,也要实现乡村振兴。”
他随之向记者介绍了一年多来的“建德实践”。
“我们编制了各类规划,大到整个片区,细到每个分区、每个节点,都有对应的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哪个部门管什么、怎么保护,资金怎么花在刀刃上等等,都有详细规定。我们还专门培育了一支本地传统建筑修缮工匠队伍,解决目前古村落普遍面临的传统手艺人断层问题。”
“那怎么做好利用?”
“还是要靠项目来带动,我们谋划了44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亿元,根据每个村不同特色和基础,有的发展旅游,有的发展研学,有的突出‘非遗’特色。”该负责人着重点出了当下盛行的“运营前置”理念,“每个项目我们都要先定好运营团队再推进,全程参与规划、设计,这样既确保了项目落地不‘不变形’,也避免了同质化。”
走进更多的传统村落,记者不仅看到了风貌和传统的“回归”,更看到了向发展与复兴的“出发”。
在桐庐县深澳村,记者看到蜿蜒如初的老街上、巷子口,古建筑变成了咖啡馆、制香坊、手作店,一条“百匠街区”,盛住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的“乡村情结”。“现在村子热闹了,游客越来越多,我这家村口小卖部的生意也红火了不少,闲来无事我也顺带当当导游,给客人讲讲深澳的故事。”年近八十的本地村民申屠百宽没想到,自己如今也吃上了“旅游饭”。
在萧山楼家塔村,记者看到艺术成了街头巷尾的装饰陈设,“美创空间”、画院也进了村,“细十番”体验成了新的旅游打卡点,更重要的是,来村里的艺术人才也越来越多了……
“这么多年来,杭州一直在探索传统村落‘以用促保’的路径。”市建委村镇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探索经验也凝结在《条例》中,变成一套包含申报、认定、保护、活化利用等各环节的规范,对不同村子采取差异化的保护措施和发展模式,“目前全市166个传统村落全部完成了保护规划编制,我们还在开展数字建档,建设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用技术留住老村子的样子。”
跳出来看,记者感受到的是,“村子乡味变浓了,而且每个村的味道还不一样。”
“活多了收入高了,干活劲头也更足了”
由守护乡土风貌,引申出了另一个问题——那些扎根乡土建设的工匠们,《条例》关注到了吗?有没有给他们带来变化?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联系上了余杭区的乡村建设工匠包建明。
眼下,这位在村子里干了三十几年活的“老师傅”,又捧起了书本。“都是为了接区里的小额工程,这可是香饽饽,要想承包,就要一直培训学习,可不简单呢。”
去年8月1日,《杭州市乡村建设工匠承接小额工程的指导意见(试行)》(下文简称《指导意见》)作为《条例》配套政策之一同步施行,对“鼓励信用良好的乡村建设工匠参与乡村小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这一规定从操作层面进行了细化,推动全市落地。
过去,杭州一直通过积分制管理、开展技能培训、比武竞赛等,把工匠队伍管起来、手艺技能提起来,“现在,我们还要用激励机制,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市建委村镇处相关负责人算了算,《指导意见》实施后,各区(县、市)乡村小额工程发包给乡村建设工匠明显多了起来,去年8月至今,全市累计已发包小额工程679个,完工559个。
“这也是《条例》的一个亮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杭州这个做法就是很好的贯彻落实举措。”在朱晓青看来,工匠队伍是乡村建设的基础,“这一部分人强了,乡村建设的质量就有保证了。”
不过,要吃到“香饽饽”,还要凭真本事。
记者在余杭区调研时了解到,该区采用的是“直包到匠”模式,即30万元以下小额工程建设项目直接发包给个体工匠,但工匠们要拿到小额项目招投标的“入场券”,不仅要通过一般的乡村建设工匠培训考核,还要通过小额工匠的理论学习和工匠(入库)实操技能测评。
“还是有一定门槛的。”一套5册一字排开,余杭区住建局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陶钧向记者展示着区里“新鲜出炉”的小额工匠培训教材。“你看,这是今年我们根据《乡村建设工匠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编制的,内容包括小型水利工程、园林绿化、农村公路养护等,都是村级工程中比较常见工程类型,还有这些工程的施工技术和造价等,也是现代工匠应该要掌握的专业技能。”
通过理论、实操两道关,每年小额工匠还要接受继续教育、技能提升。“我们正探索建立一套标准化培训流程,把更多乡村建设工匠带进来,把工匠队伍带起来,让干得好的工匠拿到标。”在陶钧看来,做好乡村建设工匠培育,就是实实在在地为乡村振兴添助力。
这样一来,专业强、信用高、口碑好的乡村建设工匠,“蛋糕”就能越做越大。
记者从临平区拿到的一组数据也可以作为例证。仅去年一年,该区面对小额工匠发包了266个项目,交易金额达8486.35万元。
“不仅是工匠们更有积极性了,这个政策可以说‘一举多得’。”临平区审管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说起了小额工匠政策实施的好处来:既简化了乡村小额工程发包程序、节约了时间成本和建设成本,还形成了村民监督机制,破解了乡村小额工程量大面广监管难的问题。
采访中还提到,去年《条例》和《指导意见》实施后,临平区对本区政策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调整,增加了“码上评价”、实行了季度通报、明确了工匠不得同时承接多个小额工程等。
“调整后的规则,不仅投标中签的机会更公平了,而且工程的质量、工期也都有了保障。”临平区乡村工匠戚国平算了算,过去一年中了4个小额工程。如今,他不仅能建农村自建房,还能接村里的道路、绿化景观、广场、停车场等各类工程,带的施工队越来越强,业务范围也越拓越广。“活多了收入自然就提高,干起来更有劲头!”